顏如心猛然睜開眼,才發現自己剛才睡著了。

她有些迷糊。

而下一秒,便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跑車與對麵的黑色轎車迎麵撞上。

仿佛慢動作一般……她甚至清晰地觀察到了汽車碰撞、擠壓、變形的那一瞬間的分解動作。

顏如心幾乎一周沒合眼。

她手上有一個大項目,她需要趕時間完成項目方案,並且同並購公司與發動收購的公司溝通,製定收購戰略。

同時,最近的華爾街不大太平。

3月份,雷曼裁員消息令得人人自危。

4月份,雷曼旗下三基金步入清算狀態,就連顏如心所在的摩根史坦利也開始把貪婪的目光投注過去。

5月份,雷曼的市淨率達到了0.6,巴克萊銀行開始發起議購,而在暗地裏,摩根、高盛、花旗……幾大巨頭也都動了起來。

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危機頻發,引發了美國乃至全世界金融界的動蕩。

作為頂級投行摩根的ed,顏如心的壓力非常大。

為了讓團隊和公司挺過這次危機,同時也借著這次機會賺取足夠的利益,她已經連續忙了幾個月了、

她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都不夠5個小時。

案子好不容易告一段落。

顏如心難得可以下班回家休息。

她在筆直單調乏味的路上開著車,忍不住稍微眯了一會兒,沒想到開著開著車竟然就睡了過去。

這樣想想,發生車禍什麼的,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哈~

破碎的擋風玻璃、擠壓的車體、撕裂的聲音……

她瞬間得出了自己絕無生還可能的結論。

而此時此刻,她腦中想的,竟然還是之前做的proposal少了她以後還能不能順利進行。並在腦海中條理清晰地列出了可以接手並繼續執行人士的第一選擇、第二選擇……

她腦中最後的一個念頭是,她不在了之後,她的團隊還能不能應付得了馬科斯·克裏斯蒂的猛烈的進攻?

不知是運氣,還是宿命……華爾街這麼多投行,這麼多md、ed,這次竟然被她撞上馬科斯·克裏斯蒂這位聲名遠播的“華爾街惡魔”。

她最近手頭上共有五個大項目與七八個小項目,竟然有三個大項目都同他迎麵對上。

馬科斯·克裏斯蒂這位大操手以其攻擊性極強,且手段莫測而聞名於華爾街。

他是華爾街叱吒風雲的金融奇才,入行以來未嚐敗績,短短幾年的時間,便成為高盛的md(r合夥人總經理)。

他雷厲風行,對對手趕盡殺絕,不留絲毫餘地。

無數的業界牛人在他麵前都灰頭土臉,一敗塗地。

顏如心算是業內為數不多的,與他正麵對上有一戰之力,且曾經占據過上風的人物。

但即使是她,也要步步為營,殫精竭慮,才能避開他設置的層出不窮的陷阱,而隻要有小小的疏忽,就很有可能被他發動的攻勢一波帶走。

她現在死了,那麼還有誰能在馬科斯的攻擊下有一戰之力,且現在足夠有空接手這幾個大項目呢?

帶著這個問號,顏如心失去了意識。

華爾街的叢林法則會給身處其中的人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顏如心這般名校畢業後便進入頂尖投行,摸牌滾打將近十年的精英更是如此。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這是《資本論》中形象的比喻,而在華爾街,你會發現這就是現實。

永恒的金錢與利潤,亙古不變的*與貪婪。

這最原始的刺激,令人亢奮,令人狂熱!

當你發現隻要輕而易舉地撬動利益杠杆,就能得到驚人的財富後,便會意識到這是比賭博還要令人沉迷的遊戲。

吸引人的是金錢,但更是時刻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戰栗、興奮與成就感。

黑暗中,她似乎聽到了刺耳的手機鬧鍾聲。

顏如心有些不情願地把手伸出被子,在床邊摸著。

該死的!

知不知道她已經多久都沒有好好睡過一次覺了?

既然死都死了,還不能讓她好好睡個覺嗎?

顏如心恨恨地睜開眼睛,憤憤地瞪著手上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