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馨的父親是禮部的禮樂侍官玉承,她出生時母親便難產而亡,玉承夫妻情深,一直沒有續弦,加上脾氣和善,為人正直,更是將一腔的寵愛全都給了這個女兒。
在玉文馨的婚事上,玉承也不是沒有費過心,玉文馨在名姝遍地的京城裏,長相雖然一般,但勝在她嬌俏可人,活潑明麗,又加上父親是禮樂侍官,她的禮儀和舞樂更是勝出許多名門閨秀一籌,在京城中也是個大大有名的名門嬌女。
故而,到玉家求親的人也是數不勝數,幾乎將玉府門檻踏平。
但是縱然這些求親的人名盛才絕,她也從未有過絲毫的動心,統統都讓父親給拒絕了,因為她的心早在十歲那年,就已經讓人奪走了。
那一年的十五燈會,她帶著丫鬟偷偷溜出府去留白寺許願,寺裏有一座同心橋,橋上係著許許多多的紅色布條,寺中小師傅告訴她,從橋的一端撿起一條紅線,順著紅線走過去,在橋的另一端同樣撿起這個紅線的人,就會是和她相守一生的人。
她當時聽了就嗤笑小師傅說的話太假,這世上哪有那麼巧的事情,橋上係著的紅線那麼多,不說兩人站在橋頭的人撿到同一根紅線的幾率太小,就算是僥幸撿到了同一根紅線,誰又能保證撿到紅線的兩個人一定是相配的一對?
萬一是兩個女人?兩個男人?又或者是一老一少?難道這也是相守一生的良配?
雖然覺得可笑,但是在小師傅走了之後,情竇初開的少女終究還是忍不住心中悸動,便從橋上撿了一根紅線走過去。
讓她萬分驚詫的是,紅線的另一端,真的有一個衣袂翩翩的公子。
他就站在橋頭,浩渺的月光下,一身白衣翩若驚鴻,驚為天人的容顏更是舉世罕見,他手裏拿著紅線,驚詫地看著她沿著石橋走過來,美麗不可方物的瞳子仿佛吸納了萬千星子,映射著讓日月羞慚的光輝。
隻那一眼,玉文馨就知道,自己這輩子是逃不過這個男人了。
可是,喜歡歸喜歡,她終究還是一個女子,又怎麼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之下和一個陌生男子親近?
那位公子不過對她輕輕一笑,就放下手中的紅線,轉身走了。
那一笑,更是勾走了她的魂,顛倒了她的心,跟著丫鬟回家之後,她就病了,他的父親為她請了許多的大夫,卻也鬧不清她的病因。
隻有她自己知道,她是因為強烈地思念著某一個人,但這種事情,她終是羞於對外人說啊,何況,她當時還那麼小,若是傳揚出去,玉侍官十歲的女兒因為一個男人病了,她日後如何見人?
荒唐的是,她還不知道那位讓她驚心動魄的公子到底是什麼人,她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他的家世,她對他一無所知。
直到後來,她的病情加重,玉承百般無奈的情況下,隻能帶她進宮,請求帝王能夠特批讓宮裏太醫為她醫治。
那是她第二次見到他,在皇宮的禦花園裏,他頭上戴著嵌珠玉冠,一身明黃色的龍袍,胸口繡著的四爪盤龍呼之欲出,為他平添了幾分淩厲威嚴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