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恨又從何來(2 / 2)

這個少年雖然是出身於繁華世家,但卻純澈的如同一個不受俗世汙染的嬰兒,或者說一池水,一片沙,你在他的身上劃下一道刻痕,在那一瞬間,他是痛的,但是當風吹過的時候,卻又了無痕跡,他能夠清晰地記住一個人的好,而淡化一個人的壞。

或許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樣的人沒有血性,怯懦而善良到沒有底線,但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被仇恨蒙蔽雙眼,他們的世界是光明,沒有黑暗的,永遠不乏希望的。

他們天真的如同一個不會記仇的孩子,讓人又愛又恨,當然,這樣的人在很多情況下也會招人討厭,這份討厭又是來自於什麼呢?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塊棱角分明的頑石,被投入奔騰不息地人生河流,在經過無數的衝刷和積澱之後,大多數人變成了沒有棱角的鵝卵石,這是眾生的常態,多數人均是如此,在這個時候,一旦再看到一個棱角分明的頑石,便會覺得是異類,少不了要用自己多年積攢的經驗去進行揣度。

揣度的結果自然便是排斥和厭惡,但是人們卻忘了,那是自己的本來麵目。

本心這種東西,早就隨著河水的衝刷而消磨掉了。

這樣的本心雖然有時令人厭惡,但也無法否認,它有時又是那樣的珍貴,這個世界本多黑暗,又何必再抹殺了少有的純善光明。

在這樣的一雙眸光之前,一向看人精準的洛知城竟也有些動搖和不確定,楊子儀真的不會反咬上官妄塵嗎?

雖然洛知城的本事出神入化,讓他瞞過隱衛的眼睛帶走楊子儀或許不成問題,但是如今京中戒嚴,風聲正緊,盤纏緊鑼密鼓,這種情況下安排楊子儀出城,恐怕也不安全。

上官妄塵想了想,還是決定將楊子儀暫時留在三王府。

看到楊子儀留下,洛知城一方麵擔憂,一方麵又不服氣,雖然他現在戴著釋昀的麵具,但是真正的釋昀畢竟還在,他又不能長久地裝下去,所以便迫不及待地提議也要留在三王府。

跟楊子儀相比,上官妄塵倒是覺得這個家夥像是一包隨時就會爆炸的火藥,一天到晚的想把她帶走,誰知道將他留在三王府會不會惹出什麼亂起,所以當即就拒絕了他的提議。

可是洛知城又豈會是如此簡單就罷休的人,圍著上官妄塵嘰裏呱啦地說了一大堆,上官妄塵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最終無奈,隻得答應讓洛知城留下來,條件就是,洛知城必須保護好楊子儀,並且之後送楊子儀平安離開。

這麼簡單的條件,洛知城自然一口答應。

楊子儀這才反應過來,眼前的這個釋昀並不是真正的釋昀,心情雖然仍舊頹喪不佳,但也感激與上官妄塵對於自己的再造之恩,隻不過前途未卜,仍舊憂心忡忡罷了。

在楊家之人和秦碧鸞被處決之後,上官妄塵懷著愧疚之心,曾經去尚府看望過尚閣老和尚磷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