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153章 唐玄宗調情逗仙女(1)(2 / 2)

到了後半夜,京城的禦林軍兩萬人已經來到,玄宗一聲令下,軍隊朝潼關方向開拔。為了鼓舞士氣,具有文學才華的嚴雙雙編了一隻快板曲,一路走一路向士兵宣傳:

嘿!嘿!,各位士兵聽我談,範陽出了個安祿山。

世受皇恩不思報,舉兵反叛造大亂。

禍害百姓民受苦,攻克洛陽占潼關。

大唐百姓不容他,皇威浩蕩卷巨瀾。

兒郎們,請細聽,我等都是大唐兵。

保家衛國上前線,打敗叛賊是使命。

同胞們,加緊行,前麵就是叛賊營。

衝鋒陷陣敗強賊,大唐百姓記在心。

八仙過海各顯能,贏得英名萬年春。

嘿!嘿!八仙過海各顯能,贏得英名萬年春。

嚴雙雙教會怡仄,兩人在隊伍前後竄來竄去,高喊著口號,說著快板書,將士兵的士氣都鼓動起來,加快了行軍的步伐。

因為是玄宗皇帝禦駕親征,又都是禦林軍,早盼望上前線立下戰功,在兩個仙子的鼓動下,士兵們熱情高漲,鬥誌昂揚,加速奔跑著,從長安道潼關兩百七十多華裏,一夜急行軍,士兵們跑了一百三十多華裏,走了一半的路程。

早餐後,士兵們休息片刻又上路了,不到一個時辰就來到潼關山下,仰望潼關,高聳入雲,大詩人杜甫當年有《潼關吏》詩雲: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放眼四望,沿著起伏的山勢而築的大小城牆,既高峻又牢固,顯示出一種威武的雄姿。

開頭四句可以說是對築城的士兵和潼關關防的總寫。漫漫潼關道上,無數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築工事。“草草”,勞苦的樣子。前麵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詩人無限讚歎的心情。放眼四望,沿著起伏的山勢而築的大小城牆,既高峻又牢固,顯示出一種威武的雄姿。一開篇杜甫就用簡括的詩筆寫出唐軍加緊修築潼關所給予他的總印象。

可是如今的潼關已經被叛軍所占領,要攻上潼關是多麼的艱難啊!當年哥舒翰修築的公事現在成了叛軍阻擋唐軍前進的障礙。因此杜甫才感歎“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這樣的詩句來。

就在衛長青與玄宗研究怎樣攻打潼關的時候,潼關半山腰的守軍——崔乾佑手下的大將田承嗣的公子田勝光發現了唐軍,命令手下的士兵嚴陣以待,等唐軍登上半山腰的時候,突然拋下滾木礌石,唐軍大敗逃回,禦前侍衛中隊長李衛稟告侍衛長說道:“報告侍衛長,我們這樣往上攻,隻怕人員死光了也攻不上去。要想想別的辦法。”

這時,芮贇走進來建議道:“侍衛長,芮贇建議我們要采取麻痹叛賊的辦法,迂回前進,才能殺他個措手不及,否則這樣硬拚不是辦法。”

侍衛長衛長青說道:“芮贇仙子,你說說有什麼辦法麻痹叛賊守軍?”

芮贇道:“我建議我們分兩隊人員進行,一對由吳儀仙子帶隊,選禦前侍衛裏麵輕功好的戰士,假裝成正麵進宮,這樣可以躲避叛賊的滾木礌石,掩護另一隊巧妙前進。另一隊由我帶隊,選調禦林軍裏身強體壯的戰士,迂回前進,從側麵的密林裏繞道翻過去,我察看了這裏的地形,右麵山勢陡峭,叛賊沒有注意防備,我們可以從哪裏繞過去,這樣可以擊殺半山腰裏的守軍,解決了半山腰的守軍,我們才有希望攻上山頂。”

“好,芮贇妹妹不愧是經曆過楚漢戰爭的巾幗英雄,你這個辦法可以用用。”公孫鍾和吳儀都讚成。

可是玄宗皇帝聽了說道:“這樣讓你們幾個仙子冒險,不大合適吧?”

“陛下,現在不是說客氣話的時候,是兩軍交戰的危機關頭,陛下請放心,我們會飛呢,萬一被叛賊碰上了,他們也是抓不到我們的。請允許我們去冒這個險吧。”芮贇和吳儀說道,公孫鍾、嚴雙雙、南率也讚成芮贇的意見,說道:“陛下,你就答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