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143章 文華殿音律排座次(2 / 2)

楊釗在長安立腳之後,便憑借貴妃和楊氏諸姐妹得寵的條件。巧為鑽營。在宮內,他經常接近貴妃,小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在朝廷,則千方百計巴結權臣。每逢禁中傳宴,楊釗掌管樗蒲文簿(一種娛樂活動的記分簿),玄宗對他在運算方麵的精明十分賞識,曾稱讚他是個好度支郎。不久,楊釗便擔任了監察禦史,很快又遷升為度支員外郎,兼侍禦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便身兼十五種職職,成為朝廷的重臣。

天寶七載(748年),楊釗建議玄宗把各州縣庫存的糧食、布帛變賣掉,買成輕貨送進京城,各地丁租地稅也變買布帛送到京城。他經常告訴玄宗,現在國庫很充實,古今罕見。於是,玄宗在天寶八年二月率領百官去參觀左藏,一看果然如此,很是高興,便賜楊釗紫金魚袋,兼太府卿,專門負責管理錢糧。從此,他越來越受到唐玄宗的寵幸。天寶九年十月,楊釗因為圖讖上有“金刀”二字,請求改名,以示忠誠,玄宗賜名“國忠”。

隨著地位的升遷,楊國忠在生活上也變得極為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貴妃遊幸華清宮,楊氏諸姐妹總是先在楊國忠家彙集,競相比賽裝飾車馬,他們用黃金、翡翠做裝飾,用珍珠、美玉做點綴。出行時,楊國忠還持劍南節度使的旌節(皇帝授予特使的權力象征)在前麵耀武揚威。

楊國忠在與宰相李林甫的關係上,起初,二人一唱一合,互相利用。楊國忠為了向上爬,竭力討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為楊國忠是皇親國戚,盡力拉攏。在李林甫陷害太子李亨時,楊國忠等人充當黨羽,並積極參與其活動。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由於楊國忠恃寵敢言,所以每次總是由他首先發難。楊國忠與太子李亨的矛盾也由此愈結愈深。後來,李林甫與楊國忠由於新舊貴族之間的爭權奪利產生了矛盾,主要表現在對待王鉷的問題上。因王氏的寵遇太深,本是李林甫和楊國忠共同嫉妒的對象。但是為了牽製楊國忠,李林甫則極力提拔王氏;當楊國忠陷害王氏時,李林甫又竭力為其開脫罪責。由於楊國忠做了手腳。玄宗便開始疏遠李林甫,王氏也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致於死地。王氏所兼職務全部歸楊國忠。

玄宗之所以如此信任楊國忠,除了取悅於楊貴妃之外,主要是借以牽製李林甫的專權。同時為取代已經衰老了的李林甫做準備。終於在天寶十一年十一月,李林甫死後,玄宗派命楊國忠擔任右相,兼文部尚書,判使照舊。楊國忠以待禦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餘職。

楊國忠升到正宰相,高官厚祿,大肆豢養家丁劍客,暗中培植了一批武士,一旦宮中貴妃的地位有變或發生意外情況,楊國忠隨時可以調集他的私人武裝進宮。現在他聽太監小年子的話後,怒氣衝衝地說道:“你那仙子芮贇也太張狂了吧,我不教訓教訓你,你還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楊國忠安排自己的私人武裝家庭別動隊隊長楊神娃帶領三個武功高強的劍客,連夜進京去了。

話說這日旁晚,玄宗與十二釵的仙子們排練了一會淩波曲,玄宗讓大家休息一會兒,因為郢鍾這幾日身上不舒服,例假來了,就出門去上茅廁,剛走出群芳樓,轉過門角,忽然眼前一花,感覺有人影在眼前飛過,郢鍾揉了揉眼睛,再定睛細看,沒有發現什麼特殊情況,但是從小就謹慎的郢鍾心想,莫非附近有歹人想威脅陛下,便立即回到群芳樓,對公孫鍾低聲說道:“大姐,小妹剛才出去發現一個情況,感覺周圍有埋伏的人影,是不是應該告訴陛下,讓禦前侍衛來保衛。”

公孫鍾聽罷,立即說道:“對,趕快告訴陛下,派禦前侍衛來保護陛下。”

玄宗聽罷大怒:“好哇,敢來打朕的主意?高力士——”

高力士道:“陛下,老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