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28章 效先賢太尉薦郎官(2 / 2)

第三位名叫譚琴簫,他的答案是:“楚國的《陽春白雪》曲到了晉國才真正體現出本意來。心之所向,曲之所往。陽春季節是萬物蘇醒、春風蕩漾之時,氣候溫和,社會生活也就和諧自然;白雪本來是冬天才有的,但它高潔的品質被曆來的文人雅士吟誦,陽春與白雪兩個季節的兩端融合在一起,這個自然多麼令人喜愛,這樣的人類社會又是多麼的令人向往,這才是本曲的極致。可是現實社會與曲意表達的本意差距太遠,當然會產生曲高和寡的現實。”

其實,在黃妕演奏之前,邰箤上前去跟黃妕嘀咕,就是叫她刷點小心眼,把先前決定彈奏孔子的《龜山操》改為呂娘新編的《陽春白雪》曲。

黃妕看了三位公子的答案,欣喜地說道:“三位公子的答案確實不凡,合起來就更精彩。看來三位公子不但喜愛本國的《陽春白雪》曲,就連他國之人喜愛本曲所采取的行動,也逃不過三位公子的法眼。這正如譚公子所言:‘心之所向,曲之所往’吧。謝謝三位的理解。下麵我準備演奏第二支曲子,請各位準備好。”

黃妕的第二首曲一開始,就讓人納悶兒,這支曲子明顯地感覺到十分親近,可是叫不出曲名,讓在場的眾位公子陷入迷茫之中。過了好一陣,有位公子抱著試試的心態,走上去合奏,可是隻合奏了一小節,就有些走調,看來還是不甚了解。

當黃妕第一節演奏完畢換擋的空隙,另有三位公子走上去合奏。

奇怪,這三位公子的伴奏十分和諧,音韻幽雅而甜美。

黃妕的動作開始迅猛起來,指法大開大合,身形搖動,上下的滑音迅速,突然急升與急降的音調與柔美緩慢的指法配合得恰到好處。聽者時而如在高山奔走,在雲中飛騰;時而如在大江擊水,在浪濤穿行。心潮起伏,情緒激動。而三位伴奏的公子竟然配合得天衣無縫。主演與伴奏者竟都是大汗淋漓,黃妕的旗袍也都汗濕了,在眾人的眼中,她越發顯得靚麗逼人,猶如帶雨梨花,散花的天女。

演奏結束後,隨從將竹簡分發給三位伴奏者。

黃妕稍事休息,三位便將答案交了上來。

黃妕接過答案一看,令她失望。因為三位的答案幾乎都是一樣:“此曲就是著名的伯牙大師的《高山流水》曲。”至於解說,都沒有。

三位公子分別叫夏音石、劉望月、趙天翔。黃妕仔細看了三幾眼,心裏豁然明白,笑道:“三位公子好記憶啊,那天在大殿上,我與邰箤隻合奏了一遍《高山流水》曲,三位竟然都記下了,驚人的記憶力,小女子佩服!”

那個叫夏音石的公子說道:“謝謝黃小姐的誇獎,雖然伯牙大師的《高山流水》曲還沒有在世間流行開來,其實我們三位在東海偷聽過伯牙大師彈奏這支曲子。我等三位的父親都是朝廷大員,那天我們也有幸在場,再次聽了一遍,因而能夠陪伴。這隻是偶然,算不得的,所以也無法回答其曲的深刻含義。”

黃妕笑道:“雖然不能回答含義,能夠熟練地伴奏,這驚人的記憶力也是少有的,第一關算通過。”

大殿上下傳來熱烈的掌聲。

加上前一支曲子通過的三人,共有六位公子過了第一關。

黃妕對六位公子說道:“我的第二個題目是:在一刻內作一首詩,並能夠將‘一’到‘十’的數字串聯起來,表達你的看法;再倒轉來,從‘十’說到‘一’作首詩,表達你對我的情感。在兩刻時間內完成。”

“乖乖,不得了,說先的題目難,這個題目更難。”聽了黃妕的宣布,下麵議論嘩然。

六位公子聽了,暗裏緊張,這個題目夠刁難了。分別在那裏“一”呀“二”呀地詠歎。

兩刻時間過去,黃妕令隨從收答案,結果隻有譚琴簫、夏音石兩人交了答案。

黃妕等夏伯陽、伯牙兩位大人看過後,接過來一看,譚琴簫寫了一首:

一心無二丟三魂,四魄醒來五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