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16章 報父仇聶政彈新曲(2 / 2)

呂娘的娘說道:“不敢稱貴,叫我呂劉氏就是。你怎麼說也是呂兒的救命恩人,怎麼一下子變成了她的師兄呢?”

師曠道:“說來話長,我簡單些說吧,我出生時,跟呂娘出生是一樣的。我的娘也做過這樣一個夢。看來我們在前世是師兄妹,所以我才這樣說。”

呂劉氏道:“真有這麼巧的事嗎?”

師曠道:“我的家族世代不懂音樂,父親是武師。我出生時,娘做了這樣一個夢。父親請人解夢。朝廷的秦大人深通此道,替父親解夢說,我的音樂天分,恐怕不是父親遺傳的,而是來自天庭。秦家有古代先賢留下的遺囑,遺囑中就有上天降下一批音樂人才之說。我成人後,隻要聽別人的音樂一遍,就能記住並解讀出來。我對自己的音樂天分也有些懷疑。現在看了呂娘的脈象和她竟然懂音樂的事實,證明秦大人所說不虛。”

呂劉氏道:“這麼說來,難道我夢中所見的嬰兒就是呂兒麼?”

“是的,她就是上天降下的音樂人才。否則她跟父親學了三天,怎麼能識別我的音樂中有金石之聲,還夾著大馬金刀的殺氣呢?不信,我再彈一支曲子,讓呂娘聽聽,看她能否辨析?”

“好的。大叔請彈吧。”

師曠道:“您是長輩,就不能再叫我大叔了,喊我師曠吧。”

呂劉氏點點頭。

師曠調好琴弦,想了想,把孔子所彈的《韶樂》彈出來,同時加上自己對音樂教化的理解,把原曲中昂揚的一麵減半,柔和到婉轉多變的低音調中去。看看呂娘的辨析能力如何。

一曲彈完。師曠道:“呂娘,你說說看,剛才我彈的什麼曲?”

呂娘道:“聽音樂開始部分,曲調奔放昂揚而曲折多變,表達出對現實的不滿。時間一長,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好像是孔子所傳《韶樂》,但到後來,曲調由陽剛多變轉為溫柔婉轉,餘音嫋嫋,似乎要通過禮儀達到教化的目的。但從節拍來看,有倉促之感。不知我說的對不對,請大師指點。”

師曠聽罷大驚,放下琴。激動地說道:“呂娘真天才也,連我自己臨時編的曲調就能分辨出來。將來必成大器。你這個小師妹我認定了。”

呂劉氏道:“呂兒,還不趕快謝師兄。”

呂娘響亮地叫道:“師曠師兄。”回頭對弟弟說道,“我又有了一個哥哥啦。”

弟弟呂範說:“那也是我的哥哥啦。”

呂劉氏道:“呂兒沒有拜過師,按照傳統,你這個師兄還要肩負師傅的職責呢。”

呂娘跟著說道:“那是當然,師傅哥哥,你要多多教我。”

師曠道:“能認識你這個小師妹,是我師曠前世修來的福分。我敢不盡我所知教導師妹?相信師妹的努力和先天造化,一定能成為曠世音樂奇才。”

一夜無語。

早上起來,呂劉氏道:“從備份來看,呂兒跟師曠稱兄妹,我就沾了光,做了上輩,可是按照能力,師曠應該是師傅,所以這個師還是要拜的。”說道這裏,呂劉氏轉身對兒子呂範道,“範兒,去幫娘打一壺酒來,你姐姐今日拜師呢。”呂範接過娘給他的銀子,高興地去了。

呂劉氏忙著殺雞蒸菜,不一會,呂範打來酒,呂劉氏擺好酒宴,然後插好香燭,請師曠上座。師曠推讓,不肯就席。呂劉氏道:“這樣吧,你把你師傅的遺像拿出來,擺在前麵,讓呂兒拜師,你呢,作為師兄,替師傅行駛職責,可以吧?”

師曠沒料到呂劉氏如此精明,到底她的丈夫曾今是宮廷樂師,受到的教育和影響不一般。師曠再也不便推讓了,就取出師傅的遺像,擺在上座,自己則站在一旁,指點呂娘拜師。

行禮完畢,師曠道:“師妹,祝賀你,成了我們音樂門派的一員。”

呂娘答謝道:“請師兄多加指點,先敬你一杯。”

三天後,師曠說道:“上天對我眷顧有加,在這裏我認識了師妹,這幾天感謝嬸娘和師妹的照顧,師曠改日再來看望嬸娘和師妹,現在我要走了。”

“你到哪裏去呀?”呂娘問道。

“你還記得不?前幾天,晉王派子犯將軍來找我,要我去做宮廷樂師。”

“你不是說還有私事沒處理嗎?”

師曠道:“實話告訴你,我沒有別的私事,主要就是想找個傳承音樂的繼承人,現在我遇到了師妹,就不必再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