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11章 蓬萊島伯牙得心曲(2 / 2)

看完這幾幅畫,秦簫心想,肯定是人工所謂,自然造化沒有這樣巧合的,不明白作畫之人為什麼要把這些畫刻在洞壁岩石上,含義何在?為什麼魁星說讓我看看,可能有所收獲,我實在不明白他們的含義,可能是我的認識能力不夠吧。算了,時間不早了,鍾兒她們正可能在找我呢。

前麵是塊草坪,草坪上各種鮮花怒放,有三棵梅花樹開得尤其顯眼。咦,現在是八月中秋,隻可能有桂花開放,梅花怎麼可以開放?季節不對呀!難道這未來門裏連時空季節都顛倒了?秦簫幾步躥到梅樹下,看看自己是否認錯了。但確實沒有認錯,就是梅樹,地道的綠梅花。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正自迷惑,眼睛往左邊一轉,又發現三丈多遠處有三樹白梅花開得正歡,他想,既然有綠梅、白梅、一定還會有紫梅、紅梅,往四周觀察,果然在右邊三丈多遠處有三樹紅梅花,但再沒有發現紫梅。更有趣的是三種梅花樹相隔都是三丈多遠,每種都是三棵樹,三種梅花的間距形成一個三角形。而這三種梅樹的大小區別很明顯,紅梅花隻有一人多高,白梅花有一丈多高,而綠梅花就有一丈四五了。這裏麵有什麼奧秘呢?

秦簫興趣大增,仔細察看四周,都是雜花異草,卻也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唯有這三種九棵梅花樹開得蹊蹺,它們之間有什麼秘密呢?有什麼預兆呢?難道這裏的土地與眾不同嗎?他蹲下來,仔細察看每棵樹的樹根,沒有人動過的跡象,土地也是一般的黃土地,秦簫百思不得其解。

算了,既然解不開它們的秘密,就隻當沒看見,再到別處轉轉。

可是沒走幾步,道路沒有了,前麵出現一條大江,江岸四周是一大片鮮花,微風過處,傳來幽幽的清香。而高天上一排鴻鵠在藍天翱翔,雲程萬裏,天際飛鳴。秦簫在江邊徘徊,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天色突然暗了,轉眼間高天現出一輪明月。秦簫想,好啊,難得在這奇特的空間欣賞到這美麗的景色。可奇怪的是,秦簫正欣賞這美麗的月夜景色,天色又轉明。前邊的大江不知所往,而自己站在一塊小盆地的中間。

秦簫望望四周,周圍都是小山,這是一個封閉的小盆地,隻有一條小路延伸前去。他回到小路上,穿過草坪,又是一片樹林,樹林裏長滿大量的蔓生植物,藤蘿牽牽掛掛,盤盤繞繞,把道路就遮蓋了,秦簫隻好邊走邊拉開藤蘿。約莫走了五丈多遠,聽到一陣奇特的聲音,像音樂但又不是有明顯的節奏,四周察看,才看見一幕十分好笑的場麵。對麵有一塊崖壁,高約十來丈,被雲霧遮蓋,崖壁下部有一半被一片湖水包圍。一群獼猴站在崖壁對麵的高樹上,爪子都握著一根從對麵崖壁上吊下來的藤蘿,分別抓住藤蘿在蕩秋千,它們的身體不時地撞在崖壁上,就發出聲音。秦簫馬上明白,崖壁是這音樂之聲的源頭。他撿了一塊石頭,慢慢靠近崖壁,敲擊崖壁,崖壁果然發出很清脆的聲音。換地方再敲擊,聲音也發生了變化。於是他兩隻手各拿了一塊石頭,按照一定的樂譜規律敲擊,崖壁就發出了一連串優美的樂聲。心想:這才是真正的自然音樂。獼猴們在樹上,秦簫在崖底,樹葉遮住他,獼猴們看不到秦簫,也就不會驚慌而跑,隻聽見崖壁發出這樣的樂聲,也不蕩秋千了,呆在樹上靜靜地聽著。

秦簫見樂聲把獼猴們逗樂了,大感興趣。又敲擊一陣後,心道:“時間不早了,我也不逗你們了,還得趕回去。”

如此一想,秦簫來了鬥誌,不再尋路,隻要能通行,他就刻意往東方走。真如他所料,前麵忽然出現兩個老人,一個是漁夫,肩頭抗著漁網。一個是樵夫,背著一捆柴,邊走邊爭論不休,聲音聽起來很激烈。秦簫在後麵,心想,兩個老頭,都上了一把年紀了,什麼事情還想不開?爭得這麼厲害?十分奇怪。就想喊住那兩個老人,跟他們聊聊家常,順便問問路徑。可是兩個老人不理會他,越走越快。

剛拐過一個小山梁,兩人卻不見了。正在迷惑間,周圍的景色又還原成竹林,先引他入門的青衣童子竟然站在他麵前,說道:“星君遊完了未來門?看了些什麼,講給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