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闕’迎頭直至,黃元魁側身之餘,黑刀橫切,在與‘長闕’相接的瞬間出現角度性的轉折,刀頭劈了出去。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緣著實吃了一驚,慌忙間閃退,才沒有受傷。
黃元魁手中所執的並不是普通的黑刀,由體內最尖端的氣發力,凝聚於手,與‘長闕’一樣因氣的強度,在體外形成強大的脈衝,都是體內氣勢中的精華。
這種脈衝名為‘待夙’,取黎明前的黑暗之意,除了攻擊力強之外,‘待夙’還以靈便著稱。所謂靈便並不是說它很容易被掌控,而是指它的脈衝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意圖而隨意改變形狀、大小、力度、強度,當然也包括衝擊的方向,而且速度相當快,如果不是有所防備,極有可能在紮眼之間命喪黃泉。根據其奪取性命的速度,人們又戲稱它為‘無曉’,以嘲諷那些與之為敵的人們已經沒有機會再見到黑暗之後的破曉了。
而黃元魁多處受傷卻未被‘長闕’斃命並不是巧合,他是在等,等到他將‘長闕’看透,在最有利的切合點,毫無保留的一舉反擊。這也是他在一開始沒有暴露‘待夙’本性的原因。
從幾個回合的較量中不難看出,‘長闕’還是存在弱點的。‘長闕’的每一次襲擊是由電道脈衝發起,既然含有電道的結構,那麼也就避免不掉電道的弱點。電道的優勢在於爆發力強、攻擊速度快,但是與‘待夙’凝氣而成,抑氣而散的原理不同,瞬間爆發電道所帶來的後果不能被輕易變通,持有者可以決定它衝擊的方向,但是‘長闕’一旦出手,便沒有再挽回的餘地,更不要說它會在中途出現角度的調整。這一點便是與‘待夙’根本區別所在。
除此之外,黃元魁還發現,‘長闕’還需要較長時間的調整期,這也是緣每次使用‘長闕’之後,都會用電刀群猛攻他的唯一解釋。‘長闕’的爆發力越強,緣要提供給它的能力就越大,在瞬間衝出的能量在修補上則顯得比較遲緩,雖然緣體內的能量充裕,但是需要再次聚集極具殺傷力的‘長闕’還是需要一定時間準備的。這是無疑是一種不能忽略的緩衝,畢竟一支飛馳的利箭都省不掉九成靠在拉弓上的力量上,何況這還要為後續界術蓄足力量的‘長闕’了。如雨的電刀,目的不過是要纏住他,好為‘長闕’爭取時間罷了。
緣雖然在《幻語》中被記載為長子,但是她此時此刻在身上擔負的還有偌大的‘空歲’,那麼分擔在‘長闕’上的力量不管怎樣強大也都必定有限。‘待夙’則是不必為‘望歸’的使用留出餘力,相比之下,黃元魁或許更占優勢。
黃元魁不給她任何反應的機會,跟著步子又揮刀。緣連退三步,揮出電刀以虛防,然而‘待夙’來勢迅猛,勢不可擋,眼看那黑光蜿蜒,躍動而至,唰的劃了過去,在緣的左側臉頰上留下一隻血痕。
緣的眉頭微微抽動,由跳開一丈,與黃元魁的眼光相對,看他那雙烏眸極為深邃,泛著清冷尖銳的光,像是在冷笑著說:“捉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