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齊“哦”了一聲:“是這樣,坐。那你還值當笑?”
待對方坐下,楚曉婭坐到椅子上,再次笑了:“嘻嘻,我以為市長周末回家,在家保胎呢。”
“你這消息夠靈通的。”楚天齊笑著搖搖頭,然後扯到了正題,“是不已經有結果了?”
“是,您看。”楚曉婭語氣略顯沉重,拉開白包,拿出一張紙,遞了過去。
楚天齊接過來,從上到下快速瀏覽了一遍。然後打開抽屜,取出上周兩人比對後寫的那張紙,與當下這張紙對照著。
放下紙張,楚天齊說:“怎麼會這樣?名單誰給你的?”
楚曉婭道:“公路科副科長白宇文給我的,他也是評委之一。資格標評委七人,其中六人是交通部專家庫成員,還有一人為市交通局公路科科長車向東,車向東為評審組負責人。在二十一號早上,臨時接到了車向東愛人電話,說是車向東早上忽然摔了一跤,當時是昏迷不醒。剛剛送到醫院輸上液,人已經醒來,可是根本動彈不得。
事出突然,經過與幾名副職商量,臨時委派副科長白宇文出任評委。雖然名為副科長,而且這樣的評定工作也參加過,但參與時還隻是辦公室幹事,白宇文也隻能按部就班參與評定,把現場的情況報告給我。前幾天一直做基礎工作,白宇文也一直彙報評定工作正常,可是剛才把資格標審定結果報上來時,我才覺得結果有問題,就趕忙向您彙報來了。要是早知道這樣,說什麼也不讓白宇文參與。”
楚天齊擺擺手:“這事也怪不得白宇文,本來就是七人共同評定,而且咱們提前所做調查他們並不知曉,也未必就做的那麼仔細。所以能有業績造假企業進入,也就不足為怪。而且完全無中生有的幾家並未進入,進入的三家也參與了相關公路項目,隻不過是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方式,把附屬工程籠統寫成了參與對應路段公路項目。白宇文剛剛進入公路科,以前也隻是在交通局辦公室做幹事,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但那六名專家應該清楚這些呀。難道他們沒有了解相關資料嗎?按說相關企業的業績資料,他們應該能調閱到呀。這工作也太不細了,這都能深水摸魚、蒙混過關?”
“唉,就說是呢。”楚曉婭輕歎了一聲。
楚天齊忽道:“對了,這是最終確認通過的資格審核?”
“這是資格初審,很快還會進行資格複審,據說複審就在今天進行。隻是連審了五天都是這麼個結果,複審這麼短時間還能有變化?”楚曉婭明顯不太樂觀。
想了想,楚天齊說:“隨時注意吧,不是還沒到最終資格審核結果嗎。”
“好吧,出結果再彙報。”楚曉婭應答過後,站起身,出了屋子。
看著剛剛關上的屋門,楚天齊輕扣著腦瓜:“怎麼會這樣呢?”
……
下午時光,楚天齊一直沒有出去,而是一邊整理著電腦上麵文檔,一邊等著楚曉婭的消息。
再次抬手看婉表,馬上下午六點。
難道今天沒複核?還是中間又有了什麼插曲?
正這時,手機響了。
掃了眼來電號碼,楚天齊按下接聽鍵。
手機裏立即傳來楚曉婭的聲音:“市長,複核結束,有結果了。”
“聽你的語氣,結果有變化?”楚天齊反問著。
“是,是有變化。那三家業績造假、混水摸魚的企業已經被審出去了。”楚曉婭聲音裏帶著欣喜。
楚天齊“哦”了一聲:“具體說說。”
“複核剛剛結束。白宇文彙報,上午十點複核開始,午飯後簡單休息一下,又繼續複核。先前複核一直沒人提出疑義,下午複核到四點多的時候,專家組中的宋專家忽然對其中一家企業業績質疑,說是根本沒聽說這家企業參與相關項目建設。於是眾人又重新認真審核,就把那三家移花接木的企業揪出來,審核掉了。”楚曉婭簡單講說了過程。
“是這樣啊。”遲疑了一下,楚天齊又問,“在初審結果出來後,發生過什麼事沒有?比如有沒有人和他們接觸,或是有過其它的接觸。”
“沒有,沒發現。”回答後,楚曉婭又補充道,“就是我中午和他們一起吃了頓飯。”
“吃飯?你們談什麼了?”楚天齊追問。
“沒談什麼。我就是以茶代酒,謝謝專家們的認真工作,其它什麼都沒說,更沒講與評標有關的話。”楚曉婭道,“有什麼不對嗎?”
“沒什麼。這個結果很好。”楚天齊嘴上這麼說,但心裏卻總覺得似乎哪裏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