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切以大局為重(2 / 2)

“什麼?”王永新和彭少根幾乎異口同聲提問,“是哪個龐慶隆?”

“省政府辦公廳處長、副省長張天凱的秘書龐慶隆。”曲剛給出了答案。

王永新深吸了口氣,和彭少根對望一眼。

“曲局長,龐處長工作那麼忙,既要為省領導服務,還有很多公務需要處理,要是因此驚動了龐處長,恐怕不好吧?”彭少根提出了質疑。

“彭市長,龐處長和省領導正在外地,現在正是抓捕常永金的最好時機。”曲剛道。

王永新也發了話:“從長計議為好。”

“市長,離零點隻有十多個小時了,現在把常永金捉拿歸案,還有充足的時間在約定期限內破案,若是延遲,這時間就難以保證了。時機稍縱即逝,遲則生變呀。”曲剛語氣很沉重,“布控幹警就等著命令呢。”

“老曲他們不容易呀,一直都在爭分奪秒,整個偵破工作進展迅速,已經勝利在望了。要是因為我們決策遲誤,那就太可惜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楚天齊在旁感歎著。

“事出有因,情況特殊,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王永新冷冷的說,“市政府是要講原則,但也不會不考慮具體情況的。”

“抓捕常永金的行動,繼續進行嗎?”楚天齊追問。

王永新甩出五個字:“地點不合適。”

曲剛又道:“警方有辦法調常永金出來,在老宅子外麵抓他。”

“原地待命,沒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動。”王永新聲音很衝。停頓一下,語氣緩和了一些,“你們所付出的辛苦,政府看到了,急於破案的心情,我也能夠理解。但政府要考慮全局,而不隻是一域之得失,也請公安同誌以大局為重,好嗎?”

“是,我們聽市長的。”曲剛幹脆的回答。

王永新掃視屋內眾人,然後嚴肅的說:“剛才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要對任何人言講。參與破案的知情同誌,也不得隨意講給他人。這是紀律,明白嗎?”

眾人皆答“明白”。

“如有違反,嚴懲不貸。”再次強調後,王永新道,“你們先回去,等我通知,我去向薛書記彙報一下。”

眾人依舊退出了屋子。

王永新拿起電話,撥了出去:“薛書記,現在有時間嗎?我有一件要緊事彙報。”

……

成康市委書記辦公室。

薛濤坐在辦公桌後,對麵擺著兩把椅子,分別坐著王永新和江霞,江霞是後到的。

屋子裏已經靜了有一會兒,薛濤說了話:“江霞同誌,現在是書記專題會,不能隻我們倆說,你也發表一下看法。”

江霞輕咳一聲,緩緩的說:“剛才永新市長說的事,的確是一個新情況,市委確實應該高度重視。按說警方辦案,市委、政府不應過多參與,應該由他們按程序去辦。但做為一級黨組織和政府機構,對全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負有領導職責,市委和政府也要對一些重要事情適當關注和指導。”

“江書記,現在就咱們三個人,是要為全市拿大主意,這些道理就不需一一列舉了。你就直接表態,同不同意永新市長的觀點。”薛濤笑著說,“要不永新市長再重複一下觀點。”

王永新接了話:“我始終以大局為重,覺得這件事也必須先考慮大局。可是有的市領導卻不以為然,總是隻考慮他的分管部門,隻為他的老部下著想,恨不得現在就衝進去抓人。”

江霞“哼”了一聲:“有人就是那樣,隻看著自己一畝三分地,大局觀念淡薄,我覺得永新市長的‘以大局為重’很有必要。”

“看來江書記也認可永新市長觀點。”薛濤“哈哈”一笑,“那咱們就統一一下意見,以大局為重。”

“對,以大局為重。”王永新和江霞又附和了一句。

江霞又道:“有些人總愛斤斤計較,隻怕又要埋怨市委和稀泥了。”

王永新也隨聲附和:“是呀,楚市長肯定不滿意,尤其又要拿限期破案說事,沒準又要為曲剛和曹金海提條件了。”

“一切以大局為重,我們可以不苛求他人,可以做適當變通。”薛濤道,“但別人也應該有點大局觀念,總不能揪著不放吧。”

王永新和江霞對望一眼,目光裏分明寫著三個字:也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