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鬥蛐蛐(2 / 2)

相比起曲剛,張天彪就不僅僅是臉色不好看了,他氣的胸脯一鼓一鼓的,心裏暗罵:老白毛,這不是當著和尚罵禿子嗎?明著說是考核,還不是針對我和老曲下手,還不是要玩我們一把?媽*的。他盡管心裏罵人,但曲剛一直在旁邊遞眼神,甚至用腳踢他,他也隻得是暗氣暗憋。

說了一些存在的問題,趙伯祥語氣一緩:“剛才說的這些問題,我是對事不對人,希望有關同誌能夠理解。自從楚局長上任後,有一些問題已經得到糾正或改善,比如亂罰款的事,近期好像沒有這方麵的舉報,還比如個別人的服務態度也有所好轉。這都是由於局長的人格魅力,以及局長的明察秋毫所致。

當然,我們要糾偏,不能隻靠領導的人治,而更要借助法治,用製度約束人,這也是局長一直強調和提倡的。糾偏的前提就是要對幹警進行考核,通過考核,才能夠發現問題,也才能有的放矢。為此,我擬定了一份方案,現在向大家征求一下意見。”說著,趙伯祥翻開新的一頁紙張,宣讀起來。

趙伯祥讀的鏗鏘有力,在適當的時候還會插入一些注解,把問題解釋的很是清楚。聽著他的講讀,每個人的反應不盡相同。

楚天齊和孟克相對平靜,從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傾向。

常亮眼角眉稍帶著喜色,顯然政委的講讀對了他的脾氣。他也參與了擬定,自然能對脾氣。

張天彪不再胸脯氣的一鼓一鼓的,而是嘴角不時上*翹,顯然是在冷笑。他算是徹底聽明白了,前麵趙伯祥講了那麼多問題,全是針對自己和曲剛分管部門在說。現在講到考核方案時,又全是對趙伯祥和常亮分管部門有利的,明顯就是在照顧他自己山頭考出好成績。張天彪不禁暗罵:老白毛,偽君子,你這不是明目張膽的公權私用嗎?還有臉指責別人,真是不要臉。

曲剛當然更聽出趙伯祥的真正目的,對方就是在貶低自己這個常務副局長,而抬高他趙伯祥這個政委。至於考核,那更是在為趙伯祥和常亮山頭的弟子打造優異成績單。而且趙伯祥還時時不忘捧楚天齊的臭腳,給楚天齊戴高帽,隻是不知道這是趙伯祥在拍馬屁,還是已經得到了楚天齊的首肯。

曲剛不時觀察著楚天齊,觀察著趙伯祥,也觀察著其他人。他在權衡,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權衡雙方的實力,從而根據權衡結果,再行出招。此時,他發現張天彪不時冷笑的樣子,生怕這個楞頭青魯莽行*事,生怕這小子忘了會前商量的對策,便再次狠狠的瞪了對方一眼。待張天彪看向自己時,他輕輕搖了搖頭。

趙伯祥的講解結束了,他微笑的掃視了一圈眾人,看似謙虛的說:“諸位,由於時間倉促,方案難免有不周到之處,還請各位不吝賜教,補充一二。”說完,低頭喝起了茶水。

現場一時出現了冷場,隻聽到“吸溜吸溜”不停喝水的聲音。

“怎麼沒人說話?我開始就說了,要暢所欲言,集思廣益。”說完這句話,楚天齊便也不再言聲,低頭喝起了水。

曲剛碰了碰張天彪,向對方點點頭,又擠了一下眼睛。

張天彪會意,輕輕咳嗽了兩聲,謙虛的說:“局長,政委,我發表一下拙見,可以嗎?”

楚天齊點點頭:“當然可以。”

“歡迎賜教。”趙伯祥也回了四個字。

“聽了政委剛才的講解,我想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千多年前,那時大宋朝剛剛開國。一天,宋太祖趙匡胤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大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先是長噓短歎,接著又說‘雖然我現在貴為天子,可我不心寬呀,你們可是都惦記這個位置的’。

盡管石守信等連連表忠心,可宋太祖卻說‘你們也許不想,可架不住部下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呀’。最後宋太祖指出了一條明路,要將領用位置換取田地、財物、奴婢等榮華富貴,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故事。”說到這裏,張天彪話題一轉,“我絕對不是要把曆史和現實對號入座,而是提示大家反思一件事,那就是宋朝的國策——文官治國。”

聽了張天彪這一番話,楚天齊心中暗笑:嗯,要鬥起來了。看來自己這鬥蛐蛐之法還挺有意思。那你們就鬥吧,如果有必要的話,我還可以拿小棍撥*弄你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