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淵城。九十年代初。
這是中國南部的一隅小城,小城很獨特。
滿街古色古香的建築,客棧,酒樓,飯店,雜貨鋪,包括當地居住的房子,都是紅磚碧瓦,充斥著濃鬱的古樸味道。
夜晚,五顏六色的燈光透過窗欞打在天與地之間,映射著小城內的風和月。
小城裏有一條河,橫貫而行,將小城分為東西兩岸。因為聽說這條河很長,綿延出去最後流淌到別的城市的海水中,所以人們給它命名“神仙渠”。
漲潮時,海水倒灌進神仙渠,在河邊散步,清爽的風挾裹著海的鹹濕撲麵而來,散在人的麵頰上和眼睛裏,再緩緩浸入心裏,讓人流連。
關於這座城有個典故,
曾經有個漁夫站在河邊,看著河水裏遊著很多漂亮的小魚,他想捕魚,可是沒有工具,隻能日複一日站在河邊看著魚兒遊卻束手無策。
有一天,有個中年人過來,問他,“你是想捕魚嗎?”他點點頭。中年人說,“您呐,有這功夫看著,還不如回去做一個大網,不就可以捕魚了。”
漁夫聽了有道理,便回去做網了。於是便有了這句成語,“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小城也由此得名臨淵城,代表城中樸素無爭的生活習性。
小城的居民人不多,大約都是城裏人,他們就跟都市中平凡的男男女女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喜歡夜生活的,會去城東的一條酒吧街,那裏每天晚上都是鶯歌燕舞,有夜市,有酒吧,有餐館等娛樂場所,年輕人最喜歡這裏。
雖然是90年代了,但是因為城鎮偏遠貧窮,所以更像是7-80年代的生活。小城是以“慢生活”為基調的,每當清晨,陽光照進小城,鍍上金紅色的一層,籠罩著炊煙徐徐上升。
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有的是趕著上班,有的則是悠閑的閑逛。
許多年來,小城的居民們就是在這樣常規的生活中日複一日,也許平凡,但是他們都安於這樣的人間煙火氣。
林長清便是其中的一員。他的“茶香”開了近十年了,一直中規中矩。“茶香”是城西的長街裏唯一一個茶坊。
整個茶閣古香古色,滿壁貼著古時的山川國畫。前台後麵立著一個高高的梧桐櫃,櫃子上打著許多暗格,每個格子裏放著不同品類的茶葉,並標注著名字,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濃鬱的茶香味。
茶閣的門頭有塊匾,上麵刻著兩個字“茶香”。
一幅大大的對聯掛在兩側,“金風禦露葉中逢,一杯香醉天地人。”
茶樓裏設有前廳和雅間,前廳有一個個茶座,都用屏風隔開,每一個圓桌圍著六個茶座,桌子上是立著個小木牌,牌子上是茶坊的菜單。每個雅間都配有一個茶幾和整套茶具,顧客可以隨自己意願自行沏茶。
這天,林長清一如既往的來到了茶坊,茶坊內的助手小右正在收拾著屋子,看見林長清進來,趕忙說了句,“爺,您來了。”
林長清點點頭,“我這兩天一直沒過來,茶坊的生意如何?”
“還跟以前一樣,爺。每天就那麼幾個老常客,一到晚上,整條街啊,就屬咱這最安靜!”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林長清皺了皺眉。
“雲老板說,這兩天會派人過來送茶葉,人怎麼還沒來?”林長清自言自語的說著。
林長清是這間茶坊的大股東王萬霆的好朋友,幫他打理茶坊的生意。他平時酷愛占卜,還研習易經,經常給人看相,還別說有時候還真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