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章 龍後命若遊絲懸,菩薩慈悲抉擇難
茫茫東海浪濤洶湧,萬米之下的深海龍宮,卻比那海麵更難平靜。
東海龍王最心愛的王後冰瀾,已經在生死線上苦苦掙紮一天一夜了。
龍王在寢宮外急得坐立不安,指揮鮫人侍女們,跑前跑後地送參湯、熬補藥、進仙丹,用盡了所有能想出來的辦法仍不見好轉。
寢宮裏不時傳來痛苦地呻吟,每一聲都似鋼針般紮在龍王的心上,令他痛惜不已,心急如焚,卻是一籌莫展。
難產,這在民間時有發生的現象,出在龍族可是極為少見,何況龍後並非初育,在此之前,她已先後產過九位龍子了。
如今這九位龍子在三界中早已聲名遠揚,在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一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
雖然這九位龍子的形貌不一,好在從孕育到出生都非常順利,沒有讓龍後遭受多大痛苦。
這次卻十分奇怪,龍後懷胎足有三年了,超長的等待本就急煞人,好容易盼到即將臨盆,又偏偏隻是陣痛不肯降生。龍宮裏,上至龍王敖光,下至侍女、侍衛,難免在心底暗暗思忖:先前那九位順產的尚且相貌奇異,這位如此“搗亂”的,還不知是何種模樣呢?千萬不要是位又醜又難馴的“混世魔王”才好啊!
此時,巡海夜叉忽然急匆匆地奔進大殿,氣喘籲籲地奏報道:“啟稟龍君: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駕臨東海了!”
“真的?趕快出迎!觀世音菩薩降臨,瀾兒就有救了!”龍王好似在黑暗中終於見到了曙光,驚喜交集地連忙整理衣冠,快步趕往宮門迎接。
不料還未走出幾步,隻見白衣如雪,手持楊柳淨瓶,腳踏九品蓮台的觀世音菩薩,已經迎麵出現在眾人麵前。
龍王急忙下拜。尊道:“東海廣德王敖光,參見觀世音菩薩,不知菩薩駕到,未曾遠迎,請菩薩降罪!”
菩薩含笑說道:“廣德王不必拘禮,快快請起!本座今日晨起參禪,突見無垢世界,降下一道靈光、向東隱沒。本座掐指算出:有位渡劫救世的慈悲尊者即將轉世臨凡,故而急離紫竹林按方位尋到東海,恰聞水晶宮中龍後產子艱難,便趕來相助,廣德王可願帶本座去看望龍後嗎?”
龍王異常欣喜,立即躬身應道:“多謝菩薩慈悲垂護,敖光求之不得,請隨我來……”
說到龍後冰瀾,在此必須有所交代:她原是西海龍王的長公主,不僅美豔無雙,而且聰慧賢良,四海之中,澤國之內,芳名遠揚。待字閨中之時,每日到西海求親的龍子龍孫們,不知踏平了多少條龍宮的門檻。可是冰瀾公主,並沒有在年齡相當的同輩龍子中擇選佳婿。她心中所念所想的,是那位在一次偶遇中結識,素性高傲冷峻,不喜風花雪月、聲色犬馬,至今仍孑然一身的東海龍王。
世間有許多事,是無法用常理解釋得清的,尤其是姻緣,民間既有“先訂姻緣後出生”的俗語,亦有冥界“三生石”的傳說。
東海龍王與冰瀾的情緣,就不知是該尋跡於冥界的“三生石”,還是月老的那根赤繩了,因為兩人可說是一見鍾情。自那日相遇,敖光便開始以各種說辭頻頻駕臨於西海龍宮。
時光悄悄流失,情愛漸漸遞增,待到你濃我濃,談婚論嫁自然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那些曾求過親、並時常來“破壞”門檻的龍子龍孫們,在接到敖光與冰瀾的大婚請柬時,雖稍有失落,但更多的卻是驚喜。因為他們的龍族之尊、水族之王,終於肯納王後了!
婚宴之上的祝福之聲大多發自於肺腑,唯有少數包藏禍心者例外,且在若幹年後,因此積怨引出了一場軒然大波。
成親之後,冰瀾與敖光愈加相親相愛,形影相隨,如膠似漆。龍王對愛妻是一往情深,百般嗬護,珍愛非常。尤為難得的是,他沒有像大多數君王那樣群芳環繞,鬧得後宮桃李爭春,而是獨寵冰瀾王後,未娶一個嬪妃。至此,那些水族的臣民們才明白,他們的王為什麼先前不肯接近女色,原來是:看似無情人,實藏癡情心啊!
前情敘罷,回來再說現在的冰瀾龍後。
此時的她已經被這整整一天一夜,好似無邊無岸,永無休止的劇痛,折磨得精疲力竭,花容慘淡,氣息奄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