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第十四章(1 / 2)

正如埃文所猜測的一樣,密提林人急欲出戰,但以利德哈姆多克為首的國家兵不同意密提林人的計劃。為此,密提林人和其他同盟各國發生了爭吵,直到密提林人威脅說,他們隨時隨地可以重新依附於因瓦人的權勢以後,其他國家才不情願派出了部分士兵,前去支援密提林軍隊攻打錫西。在錫西的城郊,一部分因瓦的巡邏騎兵與以密提林的騎兵發生了戰鬥,起初,密提林人的騎兵占有優勢,同時又不斷有來自四麵八方的盟友參與其中,但就在因瓦人即將完全潰退的時候,埃文帶領大軍趕到,打敗了驚駭的敵人,殺死了許多人。之後,埃文按照因瓦人的習慣,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個勝利紀念碑。可是這種習俗對同盟軍,尤其是密提林人來說更像是一種侮辱,於是他們在當天夜裏,趁著因瓦人不備,因瓦人樹立的紀念碑附近也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勝利紀念碑,上麵記載說:“755年11月30日(這是密提林人的曆法),勇敢的密提林戰士極其同盟軍於此戰敗一支因瓦人騎兵。”不過他們的紀念碑在第二天便被控製著那片土地的因瓦人砸毀。

因為這次失敗的戰鬥,密提林國內的人對於利德哈姆多克等國家的怨氣更加嚴重了。他們指責自己的盟友們不能與他們齊心協力作戰,卻忘記了利德哈姆多克人給予他們的忠告。到處都有密提林人在爭論他們是不是應該加入因瓦人的行列,很多人願意這樣做,也有人反對他們,由於雙方爭執不休,密提林人對作戰的態度也變得不再積極,而是專注於目前的爭論之中。即使如此,埃文依然沒有選擇進攻,因此在國內,他也由於自己的“優柔寡斷”而廣受非議,士兵們認為埃文缺乏勇氣,而遠在西方的因瓦人長老大會也催促埃文盡快解決戰鬥,其中一個名叫瓦薩的部族首領則誹謗埃文,稱他心懷不軌,密謀解散長老會議,成為獨裁者。瓦薩對埃文的指控完全是出於個人的私心,可是它卻使各族的長老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埃文的所作所為,以及他那可疑血統能夠帶來的危害——他的長兄在前些年,因為參與到一場試圖舉立國王的變亂中而被殺死。

於是因瓦國內到處盛傳著埃文意欲叛變的消息,同時人民也回想起他出兵之前的言語,覺得他是個軟弱的人,因為他曾經極力反對向東方諸國全麵開戰。最終,因瓦的元老們把埃文召回,剝奪了他的兵權,命令他安心等待接下來的審判。可是瓦薩卻提前離開了元老們當時所在的納倫城,返回了自己的屬地,並且立即率領大軍向納倫發起進攻。當元老希望調集其他部族首領維護他們統治的時候,他們發現這些人不是受到瓦薩的收買,便是期待獨立或者作壁上觀,這時候,元老們才想起埃文,並把他當做最後的希望,懇求他帶領士兵與背叛者對抗。由於埃文的士兵提前被解散返回了家鄉,因此埃文隻能匆匆召集附近的居民拿起武器進行抗爭,結果他們很輕易被打敗。當瓦薩逮捕埃文的時候,瓦薩質疑埃文說,為什麼他現在仍然要幫助一群年邁昏花的家夥維護統治。對此埃文是這樣回答的:“長老們犯下的過錯不該由我們的國家來承擔,否則任何人都可以像你一樣,把他們的國家攫取在自己手中。”由於瓦薩敬佩埃文的勇氣與品質,所以他在正式加冕國王以後將其釋放,允許對方回到自己的部族裏繼續擔任首領,並且賞賜給埃文許許多多其他的特權,以作為友好的見證。

正如埃文所猜測的一樣,密提林人急欲出戰,但以利德哈姆多克為首的國家兵不同意密提林人的計劃。為此,密提林人和其他同盟各國發生了爭吵,直到密提林人威脅說,他們隨時隨地可以重新依附於因瓦人的權勢以後,其他國家才不情願派出了部分士兵,前去支援密提林軍隊攻打錫西。在錫西的城郊,一部分因瓦的巡邏騎兵與以密提林的騎兵發生了戰鬥,起初,密提林人的騎兵占有優勢,同時又不斷有來自四麵八方的盟友參與其中,但就在因瓦人即將完全潰退的時候,埃文帶領大軍趕到,打敗了驚駭的敵人,殺死了許多人。之後,埃文按照因瓦人的習慣,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個勝利紀念碑。可是這種習俗對同盟軍,尤其是密提林人來說更像是一種侮辱,於是他們在當天夜裏,趁著因瓦人不備,因瓦人樹立的紀念碑附近也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勝利紀念碑,上麵記載說:“755年11月30日(這是密提林人的曆法),勇敢的密提林戰士極其同盟軍於此戰敗一支因瓦人騎兵。”不過他們的紀念碑在第二天便被控製著那片土地的因瓦人砸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