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安納帶著士兵們進入到波爾塞納城中後,首先帶著一隊士兵突入了魚弘所在的宮殿。魚弘本人沒有任何反抗,很快就範,並且以一種可鄙的姿態挨個親吻帕特裏奧克斯士兵的雙腳,請求對方的寬恕,可他還是被殺死了。在魚弘統治波爾塞納的一個半月時間裏,波爾塞納的人口從二十一萬銳減到六萬,而且這還是魚弘從沒有進行過大規模集體屠殺的功績。在損失的人口數中,除了部分逃脫的人以外,剩下的都是被殘忍折磨致死,不是被魚弘本人,就是被他手底下的士兵們。當時於波爾塞納幸存下來的作家阿爾蒂爾是這樣形容波爾塞納城中境況的,他說波爾塞納是一座巨大的屠宰場,魚弘則是一個技藝精湛的屠夫。很可笑的是,阿爾蒂爾的這些話在經過翻譯,傳到安維赫人耳邊以後,後世的許許多多安維赫人居然把魚弘當做他們民族的英雄來大加崇拜,許許多多肆意扭曲曆史故事還將魚弘當做一個聲名卓著、英勇有加的將軍來描述,說他在波爾塞納城先後擊潰了二十萬特朗西特斯聯軍,並且將另外多達五十萬的降兵統統屠殺,因此才會得到屠夫這種如此野蠻與不敬的稱呼。許多後代缺乏辨別力的安維赫人十分尊敬的稱呼魚弘為第二個人屠,用來比肩他們國內確實存在那位殘忍而又有極高軍事才華的人屠將軍。
在這方麵,不僅是安維赫人,世界上其他各個的民族,幾乎都會把那些屠殺過大量敵人的人加以頂禮膜拜。然而,這種人的存在,其實完全不值得讚揚,他們隻是我們人類殘酷本性的一個集中代表,並且隻會給他們的後人帶來更多的戰爭幻想,進而令整個人類再度陷於永無休止的殘酷戰爭中去。不過,曆史上各位野心家,永遠要把這群屠夫的故事當做最好的教材,用以教育自己的人民,讓他們懷揣著一腔熱血與敵人作戰,而野心家們則冷靜地把從中奪取的最高利益留給自己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