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動人的歌聲(1 / 2)

天昏蒙蒙下著淅瀝的小雨,風一次次揚起李然風衣的下角。買了些書和歌帶,在這風雨肆虐的日子,除了這些,能讓心有所的慰藉的,她再也想不起別的。

愁緒似頭頂上厚重的烏雲揮之不去。時間不像流轉在公元1997年,而是陰雲不散的恐龍毀滅時代。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十八年,成功的企業家在這古老的國家如春天的大樹不斷吐出新芽。李然也算是成功的,但擁有了財富,並不等於擁有了快樂。她想不起何時有過無憂無慮的日子。

廠子裏的事她這兩天無心問津,一切都扔給趙南了,她很放心。

古城的小街並不寬闊。街對麵,一頂遮陽傘罩著個小煙攤。煙攤內,年輕的老板與妻子坐在同一條長凳上,他們每人手上端著一隻飯碗。碗兒很大,質地粗糙,同他們身上的著裝一樣樸實。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說笑,笑容很甜,雖然聽不到在說什麼,卻能感覺得到他們的默契和幸福。他們時不時地將自己碗裏的什麼東西夾往對方的碗裏,那樣的自然,那樣的協調。生意雖不興隆,幸福的神態卻如晴朗的天空中飛翔的小鳥,愉快歡暢。

李然的眼睛久久不願從那對夫妻身上移開,她覺得那恩愛的場麵是最迷人的風景,是真正的夫妻生活——漣漣的雨天,他們的頭上卻罩著把遮陽傘,他們的心裏一定充滿了陽光。

在李然七年的婚姻史上,不曾記得與前夫有過一次這樣親密的舉動——哪怕有一次,她也會對分手有所顧慮。兩人都錯誤地將自己當作家庭的圓心,彼此披上昂場的外殼,結果卻都是一身傷痕。錢是賺到了,生活質量卻沒法再低劣……李然的心擰成了結,淚水糊滿了雙眼。

胃忽然疼起來,才記起一天都沒吃東西。

什麼地方播放著張敏的《故土》,聲音宛若天籟般動人。怪不得侄子小魏那樣喜歡張敏的歌。細究起來,喜歡他的歌是受到了小魏感染。

此刻,這渾厚憂傷的歌曲衝擊著李然的靈魂,好似冰封森林,湧起春的泉水,令寒冷的心如癡如醉。不簡單,不簡單啊!沒有一番經曆的人是寫不出、也唱不出如此蕩人心魄的作品!如若,張敏知道在遙遠的內地的北方,有個人這麼喜歡他的歌曲,該是怎樣的心情?

李然從來不崇拜偶像,對港台演員更有些心裏排斥,他們的成名或多或少是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似乎港澳台的演員們會哼哼就可以在大陸成名星;相對來說,內地演員難了很多。他們一般沒有強硬的經濟作基礎,更沒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光環,能夠出名的,靠的是真本事。唯獨張敏讓她歎服。當然,她喜歡的港台演員還有別的,比如鄧麗君,比如蔡琴等等,卻沒有一個談得上崇拜。

歌聲是從一家小餐館裏傳來的。就在不遠處。她猶豫地朝那兒走去,準備在那裏邊就餐邊聆聽優美的歌聲!

或許是因為雨天,小店裏冷冷清清,隻在櫃台前的一張飯桌上有一位男顧客背對著店門不急不忙的喝著酒。

酒香提醒了李然。點完菜後她也要了兩瓶啤酒。

獨自一人在外麵喝酒這是頭一次,不是保守,她覺得那樣,就等於對人們說:我很可憐,連一個陪伴的人都沒有,我心情不好、我很孤獨……所以在外麵獨自喝酒得有點勇氣。

李然天生不勝酒力,因而對白酒總是望而生畏。對她來說,所有的白酒都是烈性酒,隻有那些不要命的男人們才喝;她喜歡啤酒,那苦澀的液體宛若安眠藥,會讓人沉沉睡去,暫忘諸多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