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帶著對春天的期冀,透窗而來,照著濟濟滿堂的團員青年。
團區委負責人唐意初站在台上,宣傳東江新區將緊扣團中央聯合幾個部委印發的《關於加強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進一步為青年人才走出家門、進入社區打造合力內外、聯通多方的“有機陣地”。首批建設的社會團隊“青智盟”已吸引到新區活躍程度高、影響力廣泛、有積極服務意識的五十餘家居民自媒體加盟,其中團青年力量有四十餘人;新區乃至東江市各屆看見“誌媒體人”的相關行動播報,各社區及多行業的青年甚至少年群體正參考“新城夜話”“溫暖動漫”“服務直通車”“品味小書屋”“樂在新區”等知名公眾號創建他們的特色自媒體,顯示出青少年服務社區的蓬勃活力與深厚潛力!
夏棘青預備上台,故意用手機掃過駕設起多個攝像頭的媒體采訪區,對緊張咬唇的新小孜比勝利手勢。
“接下來,我將請上由青年誌媒體人選出的‘青同盟’第一任秘書長夏棘青先生,對這一社會團體的組建進行發言!”
“晚點再淘,認真演講!”樊麗華站在身後,感覺年輕戀人的小動作可愛,笑著推夏棘青上台,卻接到項葵生的視頻要求,看到一張新小孜還要緊張的臉。
“老伴兒,我不太相信嗨,滿身帶刺的‘毛毛蟲’就這麼飛起來啦?”項葵生象牙疼一樣,吸溜著冷氣。
樊麗華憋不住地笑:“不但他飛起來了,連你們也幫帶著小孜他們這一批年輕社區工作者飛起來了!”
台上,夏棘青在那束造型別致、如蝶而飛的花束後,感謝所有關心社區青年的力量,代表“青年誌媒體人”明確“青同盟”的組建背景、行動宗旨、組織架構、運行規範,表達率先創新非盈利性社區公益行動的想法與構思……
薑鴻涵、蔣軍興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禮堂幕後,看著滿堂年輕人神采奕然、昂揚自信的麵容,悄悄低語: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認為象‘新城夜話’那樣聚集負麵情緒的居民自媒體沒有存在的必要與生存空間,年輕氣盛的他們也不可能長久關心社區事務,持久、認真地開展基層信息傳遞、創新的網上公益活動不過是偶爾自發的一過性靈感……可是,當可愛的‘毛毛蟲’們在網絡中展示出他們心底的那份亮光與熱情,我清晰地感覺他們能實現蝶變後,一定將是社區治理未來的核心力量。”
“所以,我們決定借助年輕人喜愛的網絡與新媒體技術,為社區青年打開多扇窗、建起多重橋,為他們明確方向和路徑,督導、帶領他們去看見、發現藏在生活中、藏於自己身邊的機會,讓他們能成長為社區治理的前鋒營,同時,與他們強化溝通交流,把對青年社團組織的管理和引導納入法治軌道,在他們獲得發揮專長、展現價值機會的同時,服務惠利於全社區居民,成為文明步伐的積極拉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