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說:鴛鴦油傘(一)(1 / 2)

如影隨形

你儂我依

斷不料陰陽兩隔

寄以油傘傳情

等汝千年

必不相負

*********************

苗疆臨東有一城,四麵環山,樹茂林密,自古素有“林塚”之稱。是由於其城外生長一種樹材,此木異常結實,千年不腐,古時達官顯貴常以其料製棺做塚,久而久之,此樹以塚做名,喚為塚樹。而盛產此木的城鎮也被人們命名為“林塚城”,經過千年的曆史變遷,到了現代,因“塚”不雅,更為“忠”,就叫成了“林忠市”了。

鄭峰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小報記者,24歲,大學剛畢業就來了這家報社,算起來也有兩年了。

要說,現在這個社會,到處充斥著移動互聯網的影子,這種小報的生存空間已經被壓榨的岌岌可危,從他們辦公的環境就能看出來。

一幢老舊的筒子樓三層裏一間不足40平米的小房間,四白落地的“裝潢”,幾張80年代的板木桌椅,一台有點泛黃的立式旋轉風扇,幾個紅色“鯉魚”牌暖水瓶,還是外邊加網兜的那種,四台坐式電腦裏赫然安裝著Windows XP係統,就這些可憐巴巴的家當,構成了這家叫“啟明”的報社。

“喂,鄭峰,明天就得交稿了吧,你要再寫不出主編要的新聞,我這次也保不住你了!”一個地中海頭型的胖子哥,一邊衝著泡麵,一邊側頭對鄭峰說道。

“震哥,寫好提綱了,你先看看吧!”鄭峰將幾頁A4紙遞給了他。

胖子叫歐陽明震,名字雖然挺帥氣,可這人長得就差點意思了,先不說這風吹草低見平原的個性發型,就那一臉的青春大疙瘩就讓人全身的不舒服,稀鬆的胡須有長有短,再加上這不足165的身高,將這200斤的體形演繹的淋漓盡致,如果說有個詞叫矮矬肥,那他得加個Plus。

“哦?你寫的是‘塚樹溯源’?這個課題還......我靠,不對!什麼亂七八糟的,我們是小報記者!要挖人眼球你懂不?你這曆史兼科普的文章誰會看啊!怪不得總編老是看你不爽!”胖子隨隨便便瞧了眼這標題,一臉不屑地對鄭峰說。

“我覺得這個塚樹應該還有,提綱裏提到了它的分布和生長環境,雖然還需要一些考證,但我敢肯定它一定沒有滅絕!”

“你剛才沒聽我說麼?這個破樹有沒有,重要麼?最重要的是博人眼球!博人眼球!要寫吸引人的新聞,不管真假,隻要讓人感興趣,買了咱們報紙就萬事ok,你寫演藝圈的花邊新聞,或者寫政壇醜聞,再不濟你編纂個奇聞趣事都行,這科普文章,你當科學家周刊呢!”

“可這塚樹確實很詭秘,況且咱們這城市最早也是用它命名的,我覺得應該會有很多讀者喜歡尋根溯源了解它。畢竟這玩意可是用來做棺塚的,多沾邪氣兒啊!”

“你就等明天被主編弄死吧!”胖子說完,拿起他那碗老壇酸菜麵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不再理會鄭峰。

此時,夜已黑透,霧靄的天空將星月遮擋,像是罩上了一層薄紗,初夏的微風輕輕拂過,讓燥熱不堪的辦公室,稍稍舒服了些。

“這老石頭兒也真是的,花點錢買個空調有什麼不好,這大夏天的,屋子裏都快成蒸籠了,這讓人怎麼呆!”胖子扇著大蒲扇,一臉的焦躁。

“震哥,我先回去了,明天你幫我和石主編請個假,我要去楚沙縣找些素材,請假單我放到他桌子上了。”鄭峰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