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寶齋識寶(1 / 2)

第四十二章寶齋識寶

道家對書法繪畫,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很多的著名書法繪畫大師,也都出自於道家之內。比如說書法方麵就有王羲之、王獻之、黃庭堅等人。中國畫方麵的大師就更多了。

要說書法,那還得說道家的意境觀,對於書畫的影響至深。使得一概大師,潛心探索而不可自拔。剛柔相濟是道家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而中國的書法藝術對陽剛之美、陰柔之美的追求,毫無疑問也受到這種思潮的深刻影響。故此在飛草行楷書法方麵,大家輩出,流派眾多。

而中國的書法藝術對陽剛之美、陰柔之美的追求,毫無疑問也受到這種思潮的深刻影響。故此在飛草行楷書法方麵,大家輩出,流派眾多。

而要說影響最大的,當是還要說中國的水墨山水畫。其實山水畫還是源出於,道家對修煉洞府的孜孜找尋、探索。

由於對尋找地點的口說描述,不能完全表達當地的具體現狀,沒有感官直覺表述;這才有紙上的描述。進而演變成專門的一種使用墨與飛白,來表現場景的藝術。

這種藝術稱之為水墨山水畫。而此畫也隻有用中國的毛筆,才能剛柔相濟地完全地表達出來道家的至高意境。

那就是“計白而當黑,知白而守黑”既國畫的獨特留白藝術。是中國獨有的水墨畫的重要技法之一。

這種獨有的意境表現手法,使得老子的黑白兩色思想成為創作的實現媒介,也由此成為世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奇葩。

道家認為,山水的美不在於山水本身的形,而在於通過它抽去實體,以大寫意的手法,表現出來的道----那種無法言喻的意境。也因此逢畫必有鬆,遇山必有奇石,飛白填充靈氣,虛幻滿飄逸。奇山必有仙洞府,靈水必有蛟龍跡。

這才有東晉、六朝的山水畫表現的古樸雅拙,元代的山水畫就顯得高深莫測。這些都是畫家內心的宇宙觀發生的截然不同的變化所致。這種宇宙觀體現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統一思想觀念。

所以道家的書法畫作,都帶有一種意境的渲染力。使得所觀之人,莫不在潛移默化之間得到影響。也就有後來的書畫能治病一說。這也絕不是虛言、杜撰的一說。

淩雲的腹內已經打好草稿,已有成型的定奪。

第一幅是一幅字。首先是畫所需要的符篆。分別是:《清心符》《聚靈符》《治療符》《辟邪符》。畫符咒使用的是金粉與上好礦石朱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的顏料,裏麵添加了淩雲的兩滴血,使之具有相當的靈氣載體。

畫成四個團形喜慶的符咒圖案。然後使用上好古董徽墨,研磨成濃墨。平心靜氣,手握金絲湖筆大提鬥,用自己獨有剛柔相濟的瘦金體狂草,上書四個大字:《金玉滿堂》。書成之後,但見紙麵端的是滿紙雲煙,浮動飄渺;蛇掠虯枝。筆力蒼勁,鋒透紙背。

這裏的金玉滿堂的寓意是指,金:代表男孩、男人。玉:代表女人、女孩子。滿堂:代表家人都健在。

四個字代表四世同堂。題頭蓋上蘭癡的印鑒。落款扣淩雲的印鑒,號字齊全。當然對於不同環境不同的人家來說,這四個字代表的意義也會不同。此字共書寫兩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