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375章 土地廟(2 / 2)

等級修仙試練的通知還沒到來,接下來的日子裏,就在伏龍山與長平鎮兩處奔跑。白天在長平鎮醫管中呆坐,研習‘陣煉術’,晚上反回伏龍山洞府中修練。起先奔走非常平凡,後來,隨著對‘陣煉術’的深入理解。擎天在伏龍山的時間就越來越長,從先前的日日歸到後來一日一歸,兩日一歸,最後是一個月才回家一趟。

擎天在厲家中除了不可違抗的影響力外,本身並沒有無麼存在感。有的家丁甚至一年也見不到擎天一次,對於擎天時常不在家,早已習慣為常的家人們也沒多大的反應。

花妖姬與慈降問書兩人起先對凡人好奇,時常會下山行走一陣,當好奇淡化後兩人幹脆在伏龍山閉關不出。

唯有駱大胃時常往後長平與伏龍山之間,白天與阿貴勤氏反回長平鎮,晚上三人一同回到伏龍山,時常開壇講課樂此不 疲,雖說比起花妖姬與慈降問書,駱大胃的能力不怎麼樣。可畢竟也是築基期修仙,對於伏龍山這些煉期弟子,無疑是不可多得的經驗。當然,駱大胃也不是光說不煉,一手幻術神通足以讓所有伏龍山弟子們豔羨。駱大胃似乎對凡人的生活充滿興趣,由為愛好經商,每次反回長平鎮都會尋來厲狗喝酒打屁,日子一久,兩人竟到達了稱兄道弟的地步。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地過著,轉眼間兩年過去。在這段時間類長平鎮沒什麼大事發生。唯一能成為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之事,就是厲家修建土地廟。十三鎮八十二村,九十五座土地廟,厲家不惜成本之下,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已全部落成。資金龐大土地廟看上去更像似一座廟宇,如此一來,九十五土地廟,加上長平鎮原本的一座,總共九十六座廟宇就成功之路南方一景,各地遊人都慕名而來,都要見識一下這與眾不同的奇景,其中大多為遊曆的學子,人多了,商販也多了起來,使得十裏八鄉出現了難得的生機。

李應洪是本期的秀才,是剛得的秀才公名,家中頗為富裕是一個大族,家中之事也不必他過問,隻要靜等下期科舉考取進士便成。於是李應洪便生出了遊學的想法。近日聽聞南方有人出資修建了九十六座大型土地廟,這讓他產生了好奇。當然,李 應洪並不是對廟宇好奇而是土地公。雖然沒多少人會在意土地公這尊小神,不過李應洪少時一件奇遇卻讓他對土地公非常的尊敬,那時正好戰亂,家族逃難,少吃少食,後來,逃難的人越來越多,吃的東西就更少了,李應洪曾見人吃泥巴。可這對公子哥出生的李應洪又怎麼能受得了。於是李應洪隻能挨餓,就在幾乎要餓死的時候,李應洪來到一座泥巴建成的土地廟前,竟然看到一張肉餅。李應洪靠著這張肉餅才活了下來。但一張肉餅總吃不長吧,不過說也奇怪,當李應洪快要餓得不行的時候,又在一座土地廟前發現了一張肉餅。就這麼逃難的數年中,李應洪靠著肉餅熬過了人生最痛苦的時刻。

李應洪深信這是土地公的照應,因此,當家族取回田產後,李應洪首先就是把附近的土地廟翻修一遍,一報救命之恩。後來,李應洪把這事跟幾位好友說了幾次,儒家多信不以鬼神亂人的說法,幾位好友當然不信,然而李應洪卻是深信這世上真的有土地公存在。

這次聽聞有人為土地公修廟,還傳得沸沸揚揚,李應洪心中就想難到世上還有人與自己一樣的遭遇。

在神話傳說中,土地公不過是一個小神,因此,大多地方的土地廟不過是一座小土屋,又怎麼能用算得上是廟宇呢。一路上李應洪猜想過很多種樣子,卻也沒抱多大的幻想。他來的主要目的便是來見見修廟之人。

南方是大昭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富戶不多。有時候走上個把月也不一定要找到人家。因此,沒有人喜歡到南方做官。南方也就越變越窮。

李應來到南方看著一路的破敗的景象,更對傳聞中的九十六座土地廟不抱任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