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寶典
葵花寶典:
葵花寶典《葵花寶典》出自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是前朝皇宮中一位宦官所著武功秘籍,原藏於莆田少林寺。華山派弟子嶽肅、蔡子峰偷看後憑記憶錄成寶典殘本。因為對寶典理解不同,華山派分裂為劍宗和氣宗。渡元禪師從嶽蔡二人處得悉寶典經文,憑自己所悟,創立辟邪劍法,改名為林遠圖,威震江湖。後日月神教十長老攻華山搶走寶典殘本,東方不敗據此練成寶典武功。寶典中的武功博大精深,但凶險至極,練功時,首先要自宮淨身。莆田少林寺方丈紅葉禪師圓寂之時,認為這本秘籍修習起來殘傷身體,難關很多,傳世非武林之福,就把它投入爐中火化。
出處介紹
《葵花寶典》源於金庸小說《笑傲江湖》(古龍原著《楚留香》中沒有出現過葵花寶典)。
《葵花寶典》的創功在金庸小說中有兩個版本。
電視劇中的葵花寶典
一、最早期的版本中,《葵花寶典》由一男一女合著。男方名字中有一“葵”字,而女方名字中有一“花”字,故名《葵花寶典》。這對男女原為恩愛夫妻,其後因事反目,各自創出的半部寶典更是互相克製。《葵花寶典》亦因此分為兩半,一為乾部,一為坤部,江湖中亦有人將之稱為“天書、地書”、“陰錄、陽錄”。在早期版本中,《葵花寶典》與華山派的“紫霞功”有著密切的關係,有道是“紫霞秘笈,入門初基。葵花寶典,登峰造極”。
二、金庸修訂小說後,《葵花寶典》改為由宮中宦官所創,但到底為何這樣的一個高手會擔任宮中太監,卻無人得知。《葵花寶典》雖然精奧,當中卻下不少難題留待後人解答,但這部秘笈如何流到民間,卻是不得而知。寶典中所載的武功,卻是精深之極,三百多年來,始終無一人能據書練成。
武功創成方麵有兩個版本,但後麵的傳承方麵,卻是一樣。
相關事件
《葵花寶典》流出後,江湖人士互相爭奪,引起無數血雨腥風。百餘年前,這部寶典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其時莆田少林寺方丈紅葉禪師,乃是一位大智大慧的了不起人物,依照他的武功悟性,該當練成寶典上所載武功才是。但他研究多年,直到逝世,始終沒有起始練寶典中的武功。
後來華山派氣劍兩宗的祖師(舊版為閔肅和朱子風、二版後為嶽肅和蔡子峰)偷閱寶典。匆匆之際,二人不及同時閱遍全書,當下二人分讀,一人讀一半,後來回到華山,共同參悟研討。不料二人將書中功夫一加印證,竟然牛頭不對馬嘴,全然合不上來。二人都深信對方讀錯了書,隻有自己所記的才是對的。華山的劍氣二宗之分由此而起。
紅葉禪師不久發現此事,他知道這部寶典所載武學不僅十分厲害,且兼凶險之極。這最難的還是第一關,隻消第一關能打通,到後來也沒什麼。第一關隻要有半點岔差,立時非死即傷。紅葉當下派遣得意弟子渡元禪師前往華山,勸論嶽蔡二位,不可修習寶典中的武學。
渡元禪師上得華山,嶽蔡二人對他好生相敬,承認私閱《葵花寶典》,一麵深致歉意,一麵卻以經中所載武學向他請教。殊不知渡元雖是紅葉的得意弟子,寶典中的武學卻未蒙傳授。當下渡元禪師並不點明,聽他們背誦經文,隨口加以解釋,心中卻暗自記下。渡元禪師武功本極高明,又是絕頂機智之人,聽到一句經文,便己意演繹幾句,居然也說得頭頭是道。
不過嶽蔡二人所記的本已不多,經過這麼一轉述,不免又打了折扣。渡元禪師在華山上住了八日,這才作別,但從此卻也沒再回到莆田少林寺去。不久紅葉禪師就收到渡元禪師的一通書信,說道他凡心難抑,決意還俗,無麵目再見師父雲雲。渡元後來易名“林遠圖”,以《葵花寶典》為基礎,創出林家七十二路“辟邪劍法”,打遍天下無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