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士其實也是個愛熱鬧的人兒,他看著周晨和張賢帶了這個姑娘四處遊蕩,端是覺得有趣。本想著與他們二人一起上路,但想到自己的任務,話在口中,也問不出來。隻能另找話題,開口問道:“你們這些人來揚州城做什麼?”
一句話問的其他三個人麵麵相覷,總不能說是一個離家出走,一個為了逃婚離家出走的吧。那最後周晨沒準的會被當做怪物來看。張家總共就兩個孩子,讓他一氣兒都給拐跑了。實在令人側目。
周晨不得不再一次搶過話茬,過來含糊的說道:“平書,實不相瞞,我等也是因為家中之事,不得不去趟汴京。”
“哦?”張平書露出一副意外的樣子。
怎麼的你就做出了一副意外的樣子。我們聽了你的事情也沒表現出意外啊。一般來說,最起碼已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吧,你這疑惑中還露著猜疑的表情是什麼鬼。
周晨百思不得其解。連帶著張賢和張婉婉也擺出一副思考人生的神情。
“平書兄,你準備什麼時候從此地動身去汴梁?”張賢問。
“左右此次門中之事,大概與我關係不大。加之揚州如此美景,自然是要是要多呆些日子再走的。”張平書慵懶的回道。
回轉過頭,他突然精神起來,眼冒著精光又對周晨說道:“晨哥兒,你不光文采斐然,怎的對這食貨之事也理解的如此透徹?”
這句話其實張賢也早就想問了。隻是他當時一直聽周晨的亂噴入了迷,忘記了這一茬。
很奇怪的是,在張伯端誇周晨文采斐然的時候,竟然也沒人從挺身而出,主持正義的表示一下異議。
旁邊的婉婉一直忙著招呼店小二過來點菜。
又對於張賢和張伯端來說,周晨的文采確實比他們二人強太多了。誰能想到,這些個外表人五人六的富家子弟,各個肚子裏裝滿了草包。
“食貨之事便是天下大事,自然都要洞悉其中奧妙,才能為國為民做出一番事業。”周晨說著,不禁為自己的崇高的覺悟感動了。
“對啊,晨哥兒說的沒錯,我家在杭州也相當富裕。這食貨之事沒有比我爹爹再精通的了。就是連爹爹,也總在誇獎晨哥兒對於買賣經商天賦異稟呢。”在一邊吃得開心的張婉婉突然插嘴說道。
一句話引得三人側目。周晨想不到張浩山對自己有如此評價,張賢想不到父親這麼看重自己的小兄弟,而張伯端更是想不到如今的周晨已經如此優秀,能被號稱張半城的張浩山如此看重,看來自己真的要仔細觀察一下這小子了。
想著想著,他不禁脫口說出:“你果然很有慧根,還是跟我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