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暢意演講(2 / 2)

“其實,所謂的療效,是建立在診斷的基礎上的,然後是理、法、方、藥的運用。”白凡幽幽的說著,說得很慢,甚至有些心痛的感覺,他道:“中醫博大精深,無論是內科中藥,還是外科針、炙、推拿,都不是輕而易舉能夠學會的,孫思邈的大醫精誠裏已經給我們指明了道路,欲成大醫者,必素問九卷”

“這怎麼可能!”聽著白凡低沉壓仰的話,不少同學提出了質疑,顯然,有些人是了解這些書的,在他們看來,這些書信息量巨大,而且晦澀難懂,一輩子也不可能讀完。

“如果從下往上學呢,確實難以明了,別說成為明醫了,就是成為一名一般的醫生,都很難了。”白凡十分肯定的說道。

“您的意思是,從上往下學?”有聰明的學生,當即立斷的問道。

“沒錯。”白凡讚許的點點頭,認同的說道:“從下往上學,看似容易入門,但是,古代醫書多如牛毛,每家每派都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偏向的方向,一旦學他們,最初的時候不具備整體的觀念,極容易陷入誤區當中,而且,越往上學,越覺得矛盾,因為他們本身就過於偏執,而從上往下學則不然,例如,經絡,當你真正的看到經絡時,你們還會覺得經絡難嗎,當你們知道哪裏不通進,還用得著紮成刺蝟嗎,當你們嚐遍諸藥,知道藥物的歸經作用時,你們還用死記硬背藥性歸經嗎,當你們了解了這些,再看書的時候,那還不是砍瓜切菜般簡單。”

“您要表達什麼意思呢?”不知不覺,站在講台上的教授竟然用了個敬稱。

“學醫者,當同時兼修佛道。”白凡說得極為緩慢,但是,擲地有聲。

“學佛修道”聽到白凡的話,在場的人們均是一愣,醫是醫,道是道,佛是佛,這三者又有什麼關係了,這讓他們茫然了。

看著眾人的疑惑,白凡接著石破天驚道:“再不濟,也要靜坐三年。”

“學醫還要靜坐三年,這不是迷信嗎。”這時,就連坐在白凡旁邊的歐陽若水都聽不下去了,一直接受唯物主義教育的她,對於封建迷信是嗤之以鼻的,而她現在感覺,白凡如同滔滔江水般的講話,多少都有些瞎吹的意思,這倒不歸於他的醫學造詣,而是他說的話極具感染力,一時間,迷惑了在場的人而已,所以,她有必要提醒一下白凡,這裏是大學的課堂,不是某座道觀,也不是某座廟宇。

“很多東西,都是在靜坐三年後,才有的體會,就像大家說的脈,無論是李瀕湖的瀕湖脈學,還是王叔和的脈經,相信能背誦他們的人大有人在,可是,大多數人都是胸中了了,指下難明,為什麼呢?”

說到這裏,白凡故意的停下了,頗為含蓄的掃視著仰望著他的學生。

“因為他們沒有靜坐,沒有真實的體會”有些聰明的同學已經知道白凡的意思了。

“說的對。”白凡認真的點了點頭,認真道:“當自己沒有體悟的時候,僅憑書上的字眼,就會進行揣測,當然會不準確了,這就是胸中了了,指下難明。”

“書上描寫的字眼,都很準確,怎麼會胸中了了,指下難明呢?”一些學生不明所以為的問道。

歐陽若水再看胸有成竹的白凡,已然改變了之前的看法,在她看來,就算是怪力亂神,如此鎮定自若,侃侃而談的白凡,想必對中醫的修行是極深的,一時間,她好奇的打量著他,似乎在他身上又發現了令人著迷的氣質。

站在講台上的教授亦是如此,她斷然沒有想到,在學生中居然有如此高手的存在,所以,她豎起耳朵,認真的聆聽著,心裏已然做好打算,等到下課後,一定要找到這位學生,認真的討論一番一直困擾她的學術問題。

“見,不見,見不見”隨著同學們的提醒,白凡的口中說出一大串的見,足有數十之多,聽的眾人迷糊不已。

“這不是三申道長寫的道家皇帝內經嗎?”學生中,一個學生皺著眉頭問道。

“沒錯。”白凡點了點頭,認真道:“真正的見,是看不見的見。”

說完,白凡就自然的停下了,留足了給大家思考的時間。

華夏大地,數千年的燦爛文明,一直在追求形而上的東西,也隻是在近代,人們才開始追逐形的東西,反倒是忽略了本源,不管是社會層次,還是人生層次,都已經降格不少,當白凡說了這番話的時候,一些個人茫然了,但是,有一些人輕輕的點頭,似有所悟,他們似乎在明白白凡的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