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百三十二章 美男如花,我統統都要(2 / 3)

雖然大家都很奇怪,明明隻有一個公主,怎麼會擺出三張桌子。

可當包紮好傷口,披散著烏黑長發的宛梓涵跟在皇上身後走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明白了為什麼會是三張桌子。

民眾的心再一次的沸騰了,因為大家看得清楚,為大家布藥的不僅僅是公主,還有他們尊敬的皇帝陛下。

宛梓涵和皇上以及半掌神醫分別站在一個桌子麵前,將早已經被侍衛倒在大桶裏頭拎過來的藥水一一分發給手中早就拿著碗過來的百姓手中。

看著百姓們溫暖的笑臉,宛梓涵隻覺得自己手上的傷口都不疼了。特別是見到那些頭發花白的長者還梳著朝天辮的孩童一臉的笑容的時候,宛梓涵幾乎覺得自己已經封閉了許久的心在此刻緩緩的裂開了一條縫隙。

自從宛家出事起就已經不知道開心和快樂為何物的宛梓涵,在這一刻卻是笑逐顏開。

蘭陵彥和太子正在街上一處茶樓中,整個京城中所有的能夠賣吃的地方的店鋪都已經被勒令關門了。所有的井眼也已經派了專人在暗處駐守。

太子身為繼承人,自然是有權利調動一些身手了得的暗衛。蘭陵彥身邊的那些人,個個更是不俗。

所有兩人倒也是十分悠閑的在茶樓中喝茶,這一處茶樓原本就是蘭陵彥的產業,雖然關了門,可也不妨礙蘭陵彥和太子在此處喝茶。

看著從大街上往城門口蜂擁而去的群眾,還有那些帶著滿足的笑容從城門口回來的群眾,兩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從那些群眾臉上的笑容和他們口中對宛梓涵的尊崇,就不難看出半掌神醫的這個計劃雖然是有些冒險,可到底是成功了。

一次善意的人禍被說成是天災,也隻為了讓宛梓涵名正言順的成為朗照國的公主,也隻為了讓宛梓涵順利的進入宗祠。

隻怕自古以來最為聲勢浩大的認祖歸宗的儀式,也就是這一次了。

這樣大費周章的效果十分的明顯,這之後不管有心人如何對宛梓涵進行中傷,都沒有民眾相信。因為在大家的心目中,宛梓涵是真鳳凰,是願意為了百姓們舍己救人的好公主。

為了讓民眾們對這次印象深刻一些,宛梓涵的頭發自始至終都隻有那麼長。在百姓們看來,這是公主用自己的福澤為百姓們換來了平安。所以公主的頭發才不會再長了。

這自然是宛梓涵的禦心術之一了,頭發原本就會不斷的生長,而她的頭發不長原因自然也隻有一個,就是她一直都在剪短自己的頭發,每當頭發長長了一些,她就親自動手剪掉一些。

反正經曆過一次剪發之後,宛梓涵也就變得百無禁忌了。

比較搞笑的是,自從宛梓涵剪掉頭發之後,短發便成為了美麗與善良的代名詞。就連藥店裏也多了一味藥引子,名字叫做“鳳凰翎”。

京城裏逐漸的出現了和宛梓涵一樣短頭發的女子,這種風氣逐漸的擴散到了整個朗照國……

極為有趣的是,這種風氣竟然還影響到了嫁娶。每當有人議親事的時候都會問:“那姑娘是長發還是短發?”

當宛梓涵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沒有笑的背過氣去。不過說實在話,她也覺得短發更美。別的不說,光是沐浴和梳頭的時候就方便不少。

還有那長長的頭發也實在是太沉重了,剪掉之後都好像覺得整個人輕盈了不少。

自然這個事實也被別的剪過頭發的女子發現,雖然說到了後來,大家也不知道自己剪發的初衷是什麼,總之就是覺得剪掉了長發之後走路的模樣都變得越發的窈窕動人了。

女人總是愛美的,這一特點更加引爆了這股剪發風潮。

約莫十年後,全天下女子的頭發都隻會留到及腰的長度。聽說這個長度的女子,都是溫柔善良的女子。

這些都是不可考的曆史變遷,可宛梓涵當日在城樓上的壯舉的確是為人津津樂道口口相傳。

以至於宛梓涵在民間的稱號變成了斷發公主,而她記載於史冊的封號卻沒有幾個人記得。

關於宛梓涵的故事,野史中倒是有不少版本,無一例外的都將宛梓涵的這種心懷百姓的壯舉描寫的十分的偉大和誇張。甚至還帶著神話的色彩。

以至於在皇上退位讓太子即位的時候,官員乃至百姓中都有不少人呼籲女帝即位。

最後朗照皇上沒有辦法,隻好封了宛梓涵為監國公主,那件事情才算平息。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話說這邊蘭陵彥和太子兩個人張開大網捕魚,果然在收網的時候撈出了好幾條大魚,都是靈王一脈的。雖然說的大家都沒有看到靈王的屍體,可當時靈王是確確實實消失了。

這詭異的情況大家都沒有辦法去解釋,就連血玲瓏的擁有者宛梓涵都不知道靈王究竟是已經死掉了還是去了什麼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這些有不臣之心的奸賊還是趁早消滅了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