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自古以來就是玄黃天地間最古老也是最為神秘的一條長河。它奔流咆哮,有如一隻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巨龍,從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九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而從晉、陝之間的高山深穀中奔流而出的河流更是洶湧澎湃。
晉、陝之間的高山深穀中的黃河流域,很少有人居住,往往走上一二天,才能碰到一個渡口,有渡口的地方就有村落。
前方,危峰兀立,上頂雲天,一座迎麵而立的懸崖,刀削般的順著水麵撥地而起,下麵就是黃河急轉彎處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暗深淵。
這深澗與附近有個小村莊間隔能有一裏地那麼遠 ,雖然相距甚遠,但村民們仍能夠聽得到狂風刮過黃河深淵,水麵上響起的淒厲怒吼。那聲音仿佛是從黃河底最黑暗的深處傳來,在驚雷滾滾的呼嘯中時而夾雜著一二聲龍吟魔吼。
在這陡崖峭壁的周圍,長年淡雲撩亂,氣息彌漫,山色昏蒙,鳥獸皆伏,鮮少有人來。但也有撥雲見日之時。黃河深淵的下麵,不知是何原因,隔三差五能衝出道道五彩璀燦的霞光,將滿天的愁雲衝開,形成朗朗乾坤。
據古老相傳,說這深淵下麵,有一個地下岩洞,與其它世界連接,是打開陽世和黃泉的通道,也有的說是通往異世平行空間的大門…。
昔日曾有膽大之人潛入水底,隻見下麵河床上滿是白色枯骨……都是牛羊等大型牲畜的骨骼,和一些說不上名字的巨大骨骸!成堆成堆的像山一樣,看得讓人膽戰心驚。上岸後,由於驚嚇過度,臥床不起,一命嗚呼!自那以後,這裏就成了恐怖之地。
是真是假,誰也沒有辦法再去考證它。村民們一直日出而漁,日入而息,到也太平快樂。
這一日,隨著夜幕降臨,緊挨著黃河古渡口邊上的村子裏,漁民將白天涼曬的網具收拾好,逐返回家中,將門栓好,勞累一天,酒足飯飽之後,大被蒙頭而睡。
夜幕下,一輪血月獨守空中,使得四周顯的陰冷寂靜,像是與世隔絕了一般。唯有村頭一個鏽跡斑駁的青銅大鼎,倒掛在用河底鐵沉木搭起的三角架上,被風吹的搖來晃去,發出”咣當、咣當”的空曠聲音。
這個大鼎是村民在清裏河道時發現的,隻是已然完全腐鏽不堪,隻有當中一塊鍋蓋大小的地方尚屬完整,上麵密密麻麻刻滿了陰陽符文。鼎的碎片上有些字跡已然模糊,找村裏教書先生來看,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無奈,隻有請來一個算命先生,看了半天才說道:“這種文字似甲古文與鍾鼎文結合的文字,我也看不太懂,好像上麵鑲刻的是一篇經文,有鎮壓邪祟之用!”再問,人家也不肯多說,揚長而去。
即然算命的高人都說這經文有壓邪避祟的作用,聯想到黃河每年都要出一些神秘詭譎之事,正好村頭少一口大鍾,幹脆就將此鼎倒扣掛在了村頭,以鼎代鍾,用於有事時敲一敲好召集村民議事用。
隻是今夜,這口大鼎卻非同往昔,除了不敲自嗚外,從保存完整的鼎體碎片中散發出一道又一道青銅色的霞光,上麵的符文也宛如實體般的蹦將出來,不斷變化,形成了一大片青色神秘光暈,在彌漫中將村子護了起來。
村民們在睡夢中被這低沉的鍾聲驚醒,知道怪異,嚇的連忙用被將頭用被子捂了起來,渾身顫抖不一。家中大人更是嚴囑孩子們不準開門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