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桃花十裏歲月無聲(2 / 3)

這個夢,夢見城下花開,她在高台之上,引一曲亂世歌,一曲盡便是盛世繁華。

盛世安康如斯,她的眼中悲涼如斯。

原來不是夢,她當真有一天要在高台上,看著繁華盛世,塵埃落定,享受著萬裏孤單。

後悔嗎?有什麼悔不悔的,當初叫人把信交給趙匡胤,就該料到今日,趙家走上曆史舞台,把那個問她想要什麼的男人推下去。他她們終究是不能並肩站到城牆,看江山如畫,中間隔了那麼多恩怨,他她們再不可能平和相對,除非你死,才能了結這糾纏不清道不明是非恩怨的糾葛。

“如若,我說我要換個地方了,你會撤了護衛讓我走出西宮嗎?”

北國三月,這一處開遍了桃花,背手站立的男人說“不會”。

“是啊,不會”

其實他沒有想到,她上高台之上引一曲箏曲,隻是為了調開西宮守衛的視線,讓裏麵的另一個人出去。

“碰巧罷了,我想彈這麼一首曲子,小籬恰好出去,我還能有什麼心機,什麼會是我得不到的?要不了多少年,你們也都會一個個離去,二十年一百年,對於我來說也沒什麼分別”她似乎看得出他在想什麼。

她搬到荷風院,他便派了武功一流的丫鬟侍衛給她當家仆,從來不會缺銀子,知道她喜歡清靜,也就沒有多派人過來,回宮也是悄悄地,沒有引起誰注意。

“北方戰事告急”他折下桃枝,放在手裏聚神看了一陣,移開了目光後把玩著。

連青嗯了一聲,到石桌旁入了座,“以茶代酒,替你踐行罷”。

他說“好”,端起桌上的茶杯時,“為什麼,從來不喝酒?”。

因為,有一個人喝了太多。

“你知道我想要強留,為何要跟著回來?”

因為,我也不知道要去哪裏,去哪裏又是對的。

他說“為什麼從來不問我為什麼?”

她終於微微動著嘴唇,開了口,“因為,我不想知道什麼”,因為,她什麼都知道,“趙兄,若是時光倒退到起點,我還是會這樣選擇,因為是他,愛恨無悔”。

“我知道,所以我從來不會去奢求什麼,隻要能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看見你就好了”

大宋雄師再次踏上北征之路,在雲州城開戰。戰場選在草原,中原百姓安居樂業,絲毫不知北方大草原上流竄的難民。

從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北方這樣寒冷的天,也能開出桃花。

歲月無聲。送走了來人又來了新人,城裏城外的事情總是沒什麼大的變化,茶樓裏說書人拍著驚堂木道且聽下回分解,便又是一日過去。

城裏的設施在籌備著翻新,本來就還不舊的樓牆都在忙著刷一遍漆,連同大街上的家家戶戶的門,用的桌子椅子,也刷得朱漆朱漆,跟新建的一個樣子。

茶樓裏說故事的開始講當今聖上的豐功偉績,待盡數捧了個遍之後,又換到了前朝皇帝,無非是周朝世宗如何橫掃大江南北,隻可惜天妒英才,世宗英年早逝,不然幽雲十六州早就收回了中原。

轉眼三月到了末,揚州煙花細雨,蒙蒙撒下,開了千樹萬樹梨花,夜裏那一湖花燈隱隱晦晦,雲霞明滅處,花攏水岸,人家舊院。

臨安城隔江晚唱的歌女花娘在畫舫上夜夜笙歌,再沒有人去責這些女子不知亡國恨,如今太平盛世,總要尋點樂子。時常便有才子佳人的故事流傳在民間,好不令人扼腕,說是哪位花魁為了落魄至此的書生花盡了積蓄,隻盼著書生上了高中之日能返回來將她贖出去,自此恩恩愛愛,隻是奈何春鶯無數,並非人人張郎,等到春闈殿試放榜之日,書生冠翎歸故,卻連路過這裏美麗的西湖也沒有,何況去歌樓裏看什麼昔日的佳人。

佳人也隻好收起了眼淚,重新唱起了江南的小曲兒,《長相思》盡了《長相守》,煙花之地,除了你儂我儂你情我愛,也不剩別的什麼了,曲子自然也是情愛風月。

聽聞今年放榜之日,新科狀元是洛陽的陸存希,這戶人家搬來洛陽也不過幾年,剛來那一年,陸老爹因為途中感了風寒,到了洛陽便一病不起,沒挨上一年也就去了,亡夫之痛也同時帶去了陸家夫人,家道還算寬裕的陸家一到洛陽城也沒過上幾日溫飽的日子便遣了家丁散了家仆,家裏那位小公子住到了表哥家裏,幾年寄人籬下如今也算苦盡甘來,一考便中了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