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孖兒時男孩扮相,便從未懷疑她並非男兒。因而性情與男兒一般,父親母親常常以“疼愛“示慈愛,要說感情親切者,莫過於長年累月“伺候“項背的小棍棒。那是李媽為了正家規,上山砍柴順帶回的佼佼者,經過李媽一番刀削斧鑿,其長短適中,表麵光滑,愛不釋手……
但凡李孖有半點溫順乖巧,便是一通母慈子孝。李孖功課瞌睡,揍;李孖偷家裏抽屜零錢,揍;李孖水庫遊泳,揍;李孖不去上學,揍;李孖……管它,揍就完了。
一平平無奇的傍晚,李媽飯菜做好,倚著小椅子於家門口,同鄰居婦女一驚一乍地,表情變化莫測,不知在交談什麼。
李孖拖著南瓜大的書包,拽著書包小角肩帶,一路由遠到近,“沙沙“地拖在泥土裏,大大小小的顆粒在碰撞下,四下逃躥,逃到李孖腳下,一腳發力,塵土飛揚。
李媽轉移注意,隔空大吼:“書包不要,皮要不要?“
來人,聞聲一頓,抬頭,眼泛淚光。
察覺異樣,李媽輕笑:“怎麼?嚇破膽了?“
李孖狠摔書包,抬頭挺胸,回吼一句:“我不服!“
李媽頓時熱血沸騰,摩拳擦掌:“好個初生小牛犢“
李孖一道驚雷:“那小子不過欺我心善,打,他不定贏我“
李媽一滯:“小王八蛋,又跟人幹架了?“
李孖咆哮:“媽,明天跟老師說換位!“
嚎啕大哭,傷心至極“我不跟他同桌了!求你了!“
李媽,疑惑不解,再問緣由。
次日,李媽攜同李孖上學。
班主任好言好語,卻麵色難堪:“孩童調皮,切勿較真,隔日便忘。“
李孖如願以償,耳邊沒嘰嘰喳喳,沒變化多端地整蠱和挑釁,沒左搖右擺的死小子,收斂戾氣,手握零食袋,吐出瓜子殼兒,一派祥和。
“不至於撕本書就換座位吧?“一笑聲打破和平。
“關書什麼事?林義你有毛病你從不知道?“一把放下瓜子,李孖忿忿不平。
“踢你凳子很嚴重?“林義不可思議地又,笑。
“不嚴重,拜拜了您嘞!“李孖不再搭理。
數日某天,天氣晴朗,白日當空,宜出門,宜購置,宜花銷……
跟著李爸東奔西走,琳琅滿目的精品,各方各麵,吸引著來人目光,大到綠皮拖拉機、綠皮碾米機、民用翻土機,小到逗趣小人偶、花式發夾和別樣小玩具。李孖,緊盯著大大小小的寶貝,盤算著怎麼騙李爸買入囊中妥當。
“李孖“李爸開口了,看來這次要不勞而獲了。
李孖幾乎跳起來,滿心歡喜,同一時間指向一人偶,道:“這個!“
李爸卻指向另一方向,李孖不滿,卻也應聲回頭,一探其所指何物。
與此同時,李爸道:“那位是你同學嗎?“
李孖一看,與他們隔路相對的,那個用力揮動手臂,笑得滿懷的人不是林義是誰。
“他叫你名字好久了,剛開始我還沒聽清,聽到了回應一下人家,不禮貌“李爸一向守禮守節。
李孖隻是回過頭,對麵的人依舊笑得開心,揮手、撓頭、說再見、撓頭、揮手、然後轉身走,李孖靜靜地看著,並不搭理。
“李孖啊李孖!你可太沒禮貌了,我平時……“文皺皺的李爸,念起了經。
大抵是被欺負過的原因,對林義不友好。細細回想,真正過火之人並沒無半點羞愧之心,並且以受害者自居。
二人矛盾源於同桌時期,林義善於挑釁。狠狠地拍腦袋,踢踢凳子腿兒,非要搶李孖課本看……記不清次數,內心住著一米八壯漢的李孖,全以世界末日生存之勢反擊。從未受傷,當然,對方也從未有過,外傷。
沒幾年,家庭原因,林義轉學,李孖的世界清淨了,即使課間熙熙攘攘地人群也聽不到半點聲音……
也許,你並不記得誰踏入過你的過往,但你卻實實在在地掀起過她心中那圈漣漪。
過很久,想起,林義在打架時總讓步,雖至此還是敗下風。但李孖不知,林義鬧著玩,而李孖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是男兒,平日打打架,太爭強好勝,總是把戰爭誇大打。
窗簾擋不住外頭陽光,熱情奔放地投懷送抱,透著縫隙地擠進一個不大不小的房間,貼在李孖的眼簾麵上,暗示著:正午不起是懶蟲。
李孖微一睜眼,轉頭看窗,歎到:“太陽又起早了!“不多言,套上衣裝,平內心波瀾,以往如常。
自林義消失起,李孖的夢裏便多了一個衝著她揮手,笑得滿懷的人。一段若隱若現的舊時光,沒人知道,為何當初的漫不經心,卻成了如今夢裏的刻骨銘心。攜著一位少年而來,帶著滿懷的笑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