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屋子門外,巡邏的民兵戰士吹響了哨子。
這是提醒第一班車的人們和民兵新兵們,要預備上車了。
陸君不覺得看了整整一夜的父親筆記。
這厚達70多頁的筆記是父親這15年來的許多經曆,更多的是父親戰場和野外生存作戰的經驗記載。
從外人的眼裏來看,父親的筆記比先前鐵蛋哥的筆記更有實用價值,不過鐵蛋哥的筆記記載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凡人的小故事,雖然許多並不太真實,可是也是十分有樂趣的東西。
陸君收起電筒,這是可以充電的軍用電筒,隻要有普通的電源,就可以充電,在地下城市,這類電池隨處都可以買到,何況父親給他的還有4快超大容量的備用電池。
陸君不敢耽擱,立刻起身收拾行囊,把床地下的那個鐵皮盒子中的東西都放進軍用背包裏,父親給的東西也都分開包裹好裝了進去,不過父親生日送的小折刀卻是插進了右邊深筒的軍靴裏。
此刻地下鐵世界的燈光照進破裂的門縫。
陸君打開了最後的那個沉重的小木匣子。
匣子中居然是一把納甘ml895轉輪手槍,這是把簇新的手槍,而且小盒子裏還有40發7.62毫米子彈。
這可能就是父親陸容光送給兒子成年的禮物了。
這槍是俄羅斯軍官使用的配槍,不過早在很久以前就停產,並且退出了俄**隊。這把新槍看來是某個高官的後裔收藏品,從槍和子彈的程度來看,絕對是保險櫃的物品。
陸君不能此刻就配戴在軍用皮帶上,而且目前還沒有轉輪槍的槍套,不過小心的放進上衣口袋中還是足可以掩飾的。
寬大的軍裝內衣袋剛好能裝一個小酒壺,容下這把精致的手槍也是正好,子彈留下6發放進上衣的外衣袋中,木盒子此刻裝著先前的錢袋,其餘的東西都隨著小木盒子,一起裝進了行軍背囊。
陸君回身把早捆紮好的30本軍事書籍也帶上,還不到10斤重,何況一路是坐地鐵去武漢。
向東185公裏就是核心車站,武漢站了。
下車就有軍車接送,所以帶的東西並不多。
牆壁上的槍械拆卸分解圖,陸君這幾年早看得爛熟於心,華夏地圖也是閉著眼都能知道是什麼樣子。所以他毫不留戀這簡陋而破爛的小屋中的一切,背好背包,提著麻布包裹好的書,穿著父親的一件軍大衣就出了門。
門外是新招募的民兵們正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在告別。這些16到17歲的男女青年都是在這裏出生的,隨著陸君一起長大的地鐵兒童。
鐵皮屋外狹窄的過道此刻擠滿了人。
不過這不影響陸君一路大步流星的走去。
作為他,是向著母親的方向去的,或許父親在他到達時,已經回了武漢的聯軍總部。
對父親能否生存,他從來不帶著懷疑,外人看來他是沒有父親,而母親是幾乎沒有的事實,可是作為陸君來想,作為軍人的兒子原本就是這樣。
這個小城鎮地下鐵生活的人不到300人了,而且此刻還有160多青壯年人要分批去大城市武漢。
於是剩下的人會有更大的生存空間和多餘的食物來源提供活下去的希望。
而且這個站裏,駐紮的連隊還不到60人的戰士也可以抽調一半精壯去大城市服役,這個沒有什麼僵屍和異形生物肆掠的城市原本就沒有多大的危險存在。
此刻唯一的威脅就是沒有更多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肥皂早在3年前就開始短缺了。更不用說牙膏和洗發水。
就連生活用鹽和醋都開始向大城市購買。能換東西的物品,基本上都拿去大城市換了,基本上這裏是在沒有任何可以換的東西存在。
與其留在這裏等死,不如去大城市找尋一片希望。
前20年,大城市是不容許外來人口湧入的,但是20年過去,或許死去的人更多,需要新的戰士來補充兵員,對於附近城市的流動人口開始一年比一年的鬆懈下來,何況這幾年,出現的大量變異怪物和潮水般流動的僵屍群,大城市需要更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