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大結局(1 / 2)

最開始的時候,隻有很少一部分參與分封,等到其他人看到先分封的人真的嚐到甜頭了,就哭著請楊二陛下分封,但此時要求更多了,這些皇親國戚還要跟那些草頭王搶機會,因為這個時候草頭王們也想出國分封,一是因為國內沒法混了,而是他們的確想立國。所以後來有反王到了封地,遇到當地人反抗,就說:“爺是個隋人,專做沒本錢的買賣,奶奶的這些年官府有事沒事地剿匪,國內算是沒法混了,所以就出國討個生活。爺隻要金銀和女人,不要命,識相的話就立刻打開城門,否則城破後三日不封刀。”

在楊二陛下發動一些列旨在加強皇權、削弱世家門閥的手段,等到終極手段《國朝田畝製》和《均田製》頒布,世家門閥終於覺得再不反抗就隻會坐等滅亡,因此公推李淵為首,聯合竇建德,決定暗中發動史無前例的叛亂,叛亂將波及39個郡,李淵自封唐王,但此事早已經被埋伏在李家的內線稟報給楊二陛下,因此叛亂開始之前楊二陛下就親自帶著大軍前往太原李淵的老窩,等到李淵剛剛發布《討伐詔》,楊二陛下的大軍已經包圍了太原城。

經此一戰,除了刻意留下來的長沙宋家,所有的門閥力量全都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楊二陛下的目光盯向了世家力量。

在代表武裝力量的門閥勢力被連根拔起後,各大代表政治力量的世家決定采取柔和的抗爭策略,因此當楊二陛下又開始搞事情決定去泰山封禪的時候,以範陽盧氏和山東孔氏,各大世家反撲尤為激烈,理由各部相同並且看似有理有據。

此時突厥已經萎靡不振,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窩在半島苟延殘喘,國內海晏河清歌舞升平,楊二陛下本就是沒事找事,準備借此機會滅掉最後的世家門閥力量,世家的反撲正中他下懷,而所謂的‘哭宮’終於成了世家力量滅亡的最終因素,楊二陛下挾以分裂突厥的大勝之威,大軍橫掃河北山東兩道,各大世家力量徹底滅亡。

雖說國內叛亂都已平定,世家門閥也都被掃的七七八八,但百姓們的日子並不富裕,仍舊是飽一餐饑一頓,楊二陛下真真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所以在群臣都開始說他是暴君昏君的時候依舊決定放棄休養生息的決定,在江南重新開始大造舟船,而群臣們不知道他造船是為了征林邑和去爪哇發財,依舊以為他是在國內歌舞升平之後又想酒肉詞林,一時‘暴君’、‘昏君’等詞語不絕如縷,等到占城稻和大量香料出現在中原,群臣偃旗息鼓開始跟著楊二陛下發財,楊二陛下也終於決定算秋後賬,那些隱藏的很好的殘餘世家門閥力量徹底煙消雲散,國內也因為占城稻、番薯等外來物種的推廣而富饒起來,楊二陛下的目光徹底瞄向了國外,國內則開始了大建設,鐵路項目紛紛上馬。

突厥依舊在漠北不死心怎麼辦?李靖帶領大軍滅之,回軍之時橫掃高句麗,高句麗這個古國從此隻存在於史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