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的大山深處,有一國防科研基地,那裏群山綿延,峰巒四季蔥鬱,林間鳥語花香,人跡罕至。被一片原始森林覆蓋著,是綠色環保的上佳之地。
在中國的地圖上,這裏沒有地名和方位。方圓200公裏內也沒有村鎮,隻有雲遮霧繞的莽莽群山。但在叢林下麵,卻處處戒備森嚴。
這是國家在21世紀初花了很大心血建立的一處龐大的計算機處理中心。大量的保衛部隊和西南軍區叢林訓練部隊都駐紮在這裏。莽莽林海下,是一片軍人的世界。
計機基地所處理的數據不僅僅是國防方麵的,還涉及到全國各個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以及國際上尖端高新技術的各個領域。
基地裏幾座巨大的運算器不間斷地運行著,每秒處理數據可達一百億次以上。附近的一座大型水電站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電能。基地裏的數千名學者和專家在這裏忙碌地工作著。
這是一條神秘的中國矽穀。共和國的每一步發展,都和這裏習習相關。
陳永佳在清華計機係研究生畢業後,沒有出國去深造,6成已上的同學又到國外上“預科班”去了。不是他不想出去,而是有家庭的拖累。為了在農田裏整日勞作的父母和正在讀書的弟妹,他響應了國家的號召,自願來到了這裏工作。由於他是zg黨員、學院係支部委員,再加上專業對口,他工作起來如魚得水,很快就得到了基地領導和專家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不到一年,他就被調到了基地資料室作副主任。
閑遐時,這大山深處也沒啥地兒可去,陳永佳就在他的資料室裏收集和整理著他感興趣的資料。其內容涵蓋很廣:有能源、鋼鐵、機械、電子、化工、交通、航空、航海、軍事、農業、畜牧等方麵的;還有哲學、曆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麵,每個大類又細分為各個小類,如能源方麵就分為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又分為光能、水力能、風能、生物質能等等,並包括了生產、材料、製造和利用等全部工藝和過程。其他大類也是如此。
一年多來,陳永佳利用業餘時間精心搜集和編撰的各類資料,已下載到了他陸續買來的10個超大容量的650g的移動硬盤裏,並且還製作了圖文並茂的200張最新大容量光盤,以及50個100g的u盤。他的用意是要利用這些資料,將來編撰成書,這樣既能成名,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這些資料他在日常工作中也很是能用得上的。隻有他這得天獨厚的工作環境和獨具的專業水平才能做得到這些,所以,他很有成就感。每當他看著碼得整齊的一摞硬盤資料等,就有些得意地想:清華、北大的圖書館也不過如此了。
基地屬於行政和軍事化雙重管理。陳永佳的行政職務是副處級,由於是技術骨幹,他算升遷得快的,授的軍銜是中校。基地員工的工資和補貼都是很高的,但在這大山裏也沒啥花銷處。農民家庭出身的陳永佳對這裏的生活和物質條件已經非常滿足了,因為在基地裏他吃穿不用自己花錢的。自已雖然27歲了,卻還沒談過戀愛,不是他不想,一是他眼界有些高,一般姑娘他看不上;二是基地裏“狼多羊少”,一時還輪不上他這個新來的一匹狼去吃羊;三是他這份工作接觸女性少,談戀愛的機會也就很少了,所以現在都還沒有中意的女朋友。他就把工資的大部分都寄回了家裏,直樂得他父母以為他肯定在單位裏升了大官,因為他每月寄回家的1萬元人民幣,是父母在農田裏勞作兩年都不一定能掙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