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親自上門提親一時間轟動了全城,如果那個時候有新聞的話,這絕對能算作是頭條新聞了,一個恢複了科舉仕途的舉人又被太孫賞識的人,居然為了一個商人女子甘願自毀前程,而且還跳過媒妁之言這一步出格的親自出馬,更是在蘇家門前無恥的唱著情歌,相當的傷風敗俗。自古以來結婚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君子應該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怎能於大庭廣眾之下公然示愛呢?沒有一點禮數。這劉進行為太過乖張,一時間幾乎所有社會的上流人士對劉進的做法嗤之以鼻。
那日在劉家莊被劉進羞辱的一幫燕京學院的書生們心中一陣痛快,大罵這劉進小兒不過如此,隻會妖言惑眾,以不入流的邪術蒙騙太孫殿下罷了,這種目無禮法的小人早晚會失去太孫殿下的青睞,到時候就是身敗名裂之時,於是乎一個個的對劉進那是口誅筆伐,甚至把那日劉進那些狂妄言論也添油加醋的到處傳播。批判劉進發明的肥皂玻璃滑板之類的,一個讀書人整日不拜讀聖賢書,卻時常鑽研這些奇技淫巧之事。
然而普通的百姓,特別是一些情竇初開的一些男男女女,甚至一些尚在閨閣的上流階層的少女卻是喜愛極了這個故事,在古代又不全是正兒八經的三媒六聘的,也是有許多私定終身,甚至為愛私奔的也大有人在,還是有很多人非常向往能擁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的人,劉進這故事就相當於現在的上市集團老板看上窮酸打工妹差不多,一時間倒是被寫成了話本被許多茶館由一個個說書人當段子講述,甚至腦補了劉進都不知道的許多情節。
再說這一首《勇氣》因為歌詞通俗易懂,曲調容易傳唱,一時間被不少人學習了去,尤其是青樓賣唱的一些歌妓可不太在乎歌詞不入流,隻要好聽,有人願意聽自然樂意唱,而且這歌的曲調相對戲曲來說簡單了許多,就算五音不全的人也可以輕易歌唱,一個個花癡少女更是期望自己何時能有個情哥哥在自己麵前唱情歌,一時間被封建製度約束的男男女女許多都思想跳脫,盼望著有一天自己活著別人能鼓足勇氣示愛。
當然有一些行事乖張之人但凡做出了什麼出格的事情就總會有人站出來說一句誰給你的勇氣,劉進給的嗎?當然這是後話。劉進自然是沒想到自己今日的行為會造成這些的反響,得到了蘇家的肯定,出了蘇府那簡直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可惜腳下騎著的並非駿馬,小小的滑板有些大煞風景。
回到家中的劉進告知了眾人,方管家雖然痛惜自家少爺自毀前程,不過依然支持少爺的決定,而且確實這樣的生活難道不好嗎?劉家現在雖然無權無勢,但也比老爺在的時候過的好了很多,人也相對來說更加自在。隻要少爺能幸福就好,方管家在劉家幾十年了,也算是看著少爺長大的,雖是奴仆,可也是把劉進當子侄一樣對待的。
“少爺如今也快要成婚了,如今老爺夫人都不在,少爺還是早些行冠禮吧!”
劉進當然也知道行冠禮對於古人的重要性,代表著自己已經成人,雖然這具身體才十八歲,還沒到二十,可情況特殊也能行冠禮。因家中已無長輩,全權交給方管家來操辦了。
可劉進知曉了行個冠禮如此複雜,當下要求一切從簡,自己當下這情況雖然有功名在身,可又不指望做官更沒想過服兵役,說白了要不是有功名在身就是平民百姓,哪裏還需要行什麼加冠禮。
幾日後也算是吉日,劉進隻邀請了陳瀟和莊子上的相親們,簡單的行了冠禮。這一日彩兒急匆匆的來到了劉家莊。
“姑爺,您設計的那幾款衣服我們已經上市,並且賣的相當不錯,但已經被多加布行所仿製了,小姐讓我來問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劉進早就想到有人會仿製,畢竟春秋款的衣服穿著時間較長,需求量也大,自己這邊也根本沒法做到壟斷整個大明的服裝行業,隻要自己的款式能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掙錢倒是次要的,主要是自己以後穿著衣服更舒服,穿著一些潮流的衣服不會被別人看著太過另類。
“無妨,被仿製就仿製好了,生意是大家做的嘛,隻要我們不斷的革新才會保持市場的競爭力,沒有了競爭我們才隻會止步不前。”
“首先我們要培育出一批思想先進的人才,服裝設計這塊總不能都指望著我一人想點子,大家一起集思廣益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款式衣服出來,以後咱們布行可以一直被模仿,但永遠不會被超越。”
”其次提高生產技能,努力讓新設計出的服裝能更快更好的生產出來,可以引進一些先進的仿製機械。隻有產能達到了,才能做大做強,不然服裝的需求市場這麼大,就算沒人仿製我們的衣服,我們也沒貨賣啊。如果以後我們的銷量更大工廠生產不過來,咱們也可以花錢讓別的工廠給我們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