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若有人閑得無聊腦子犯抽試圖試驗其理論,所出現的任何後果與作者本人無關。
簡略
多重人格其實並不是像大家想象中那麼好玩,有趣。事實上,每一個多重人格患者都給自身和家庭帶來了難以消除的痛苦。本文的目的就是在於讓大家充分了解多重人格其實並不是像某些小說裏說的那樣“很酷”。
一、什麼是多重人格
(懶得說,直接貼百度)
精神分裂不等於多重人格。
通俗的說多重人格指的是一個身體裏住進了多個靈魂,而精神分裂是整個人進入了一個虛幻空間,特征為出現幻覺、妄想。(狂燥不安、偏執、抑鬱、焦慮、幻聽幻覺、敏丵感多疑、強迫急躁、思維紊亂、胡言亂語、亂摔東西、衝動傷人、不能控製自己等)
解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did),以往被稱為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mpd),美國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d**一iv)中關於did的診斷標準如下:
a.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狀態(每一種有自己相對持久的感知、聯係以及思考環境和自身的方式)。
b.至少有兩種身份或人格狀態反複地控製著患者的行為。
c.不能回憶重要的個人信息,其程度無法用通常的健忘來解釋。
d.這些障礙不是由於物質的直接的生理作用所致(如,酒精中毒時暫時的意識喪失或混亂行為)或一般的醫學情況(如複雜部分發作)。
注意:對於兒童,這些症狀不是由想像玩伴或其他幻想的遊戲所致。
did是一種極端的人格分裂。通常,did總是在成年時期才被診斷出來。對大多數did患者來說,最大的困難是承認和接受一個事實:你過去的生活,並不如你以為的那麼美好,你信賴的人,曾經做出對你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的事情,否認事實,隻會使情況惡化。
患did的人,平均得待在精神病院7年,才會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隻是因為一般的臨床醫生根本察覺不出did特有的症狀。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各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像,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製患者的行為,此時原本的人格對於這段時間是沒有意識也沒有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通常在此分裂現象開始時,原本的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或稱主人格)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嚴重的病例,主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會有一個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這個人格願意合作,治療人員就能從中得知許多有益的資料。
每個人都有did,隻是強度不同而已。普通人有時候也會做一些莫名奇妙的事,自己也覺得詭異。簡單的舉個例子,有時我們可能會分不清夢境與現實,有時會自己跟自己講話,有時會覺得自己好像不能控製自己的舉動。所以,可能我們與解離症者的差別隻在這些經驗的多寡與嚴重程度。我們可以從民間的信仰習俗中觀察到某些類似的情況。例如乩童附身,在附身當下其本身的人格似乎暫時被取代;而近年來的醫療資料也指出,為數不少的精神病患有靈魂附身的現象。解離症的成因與治療仍是個尚待進一步清的議題,也是精神醫學中值得深入探索的領域。
二、多重人格的起因
接下來便是正題了
多重人格是因為患者兒童時期的創傷所造成的,最普遍的是性侵犯、虐待現象。患者的男女比(1:9)可以作為佐證,這或許是女孩比男孩易受到性侵害的緣故。北美地區的研究顯示,97%~98%解離性障礙成年病人報告童年虐待史,同時在85%的成年病人和95%的兒童。青少年分離性障礙以及其他形式相近的分離性障礙病人身上,可以驗證有虐待史。雖然這些資料表明在北美地區病人中,童年虐待史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文化背景中,戰爭和災難起著更主要的作用),但是這並不說明所有的病人都有虐待史,或者病人所報告的虐待經曆確實發生過。有些虐待經曆的描述被證明是不準確的。同時,有些沒有虐待史的病人在童年早期卻遭受過重大創傷(如父母亡故),患過嚴重的疾病,或經曆過重大的應激事丵件。舉個例子,一個童年時代多次住院和手術的分離性障礙病人,他有著明確的創傷史,但沒有虐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