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見(1 / 3)

楚星河,你可曾想過嫁我?

不隻一次。

元承15年,帝弑,新君上,晚宴初見,想過。

元承18年,斷崖下,玉溪池旁,桂樹邊,想過。

元承22年,冽王府,紅燭相襯,佳人在旁時,想過。

元承25年,今日今時,你我再見,我卻是不敢想了。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在巧合。)

初見

元承15年,固守了50年江山的漢煜帝因病去世,傳位於當朝太子趙乾,稱漢垸帝。

太子初登基,新喪,諸事不宜,一時間朝堂的氣氛也緊張起來。

太子孝德,舉國同喪,整個宮殿之內掛滿了白綢,生前漢煜帝最寵的幾位妃子也分別在各宮為其朗誦經文,為其祈福。

漢煜帝生前育有八子,然老大不幸夭折,老四戰死邊關,剩下除太子趙乾外,還有三皇子趙暉,五皇子趙祁,六皇子趙衍,七皇子趙行,八皇子趙煥。

立儲君主要是以“立長、立嫡、立賢”為原則。

立長,所選的繼承人,年紀足夠大,防止由於皇帝年紀太小而過分依賴外戚,導致外戚專權。

立嫡,所謂“母以子貴,子以母貴”,老媽家地位夠高,當然更給力!

立賢,外戚惹不起,大臣惹不起,皇帝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要是太喜歡哪個兒子了,就說,這個小子更賢能,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立為太子了。

二皇子趙乾雖是這幾位皇子中年齡最大的,卻也是剛過弱冠之年,二十有四的謙謙君子,平日裏喜歡讀讀書練練劍什麼的,平日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嗜好,酷愛收藏一些名人字畫什麼的。

三皇子趙暉大大咧咧的,雖然和幾位兄弟一起上的學堂,但是悟性就差了很多,在幾位兄弟裏麵是行事最魯莽的,但是也因為這樣和大家相處的很好。

五皇子趙祁生性浪蕩,也是先前最讓先帝頭疼的一個,不愛江山隻愛妹子的逍遙郎,和達官貴人們也都相處的很好,要是喝酒吃肉泡妞找他準兒沒錯。

相比前麵的這幾位皇子,六皇子趙衍為人就低調的很了,整日深居簡出的,不太喜歡與人交友,宅子也冷冷清清的,大家都說他身體不太好,府上連丫鬟都沒有幾個,可以說是很不受寵了。

七皇子趙行說白了就是個武夫,讀書寫字什麼的他都不行,從小見了那些東西就頭疼,從小就把學院的先生氣的直跳腳,後來也就專心從武了。

八皇子趙煥雖然排名最後,但是長得人高馬大的,一點也不輸幾位哥哥,而且文武雙全做事一點也不含糊。

按照立長的原則,二皇子趙乾被立為太子先帝駕崩後,趙乾也理所應當的繼承了皇位,其餘幾位皇子,分別被封為,恒安王,冽王,靜安王,淩王,還有洛王。

喪葬期為半年,在這期間幾位王爺可以暫時留守在京,半年後在回各自的封地接受任命,然因為五皇子和六皇子的性子和身子不易出京,故隻有身寬體健的三皇子恒安王,七皇子淩王還有八皇子洛王在喪葬期結束後將要離開京城。

由太子主持的先帝的下葬儀式將在明天舉行,忙了一天的趙乾回到後宮,見自己的母後正在殿裏發呆,眼睛看著窗邊新開的蘭花,黯然神傷。

趙乾的生母被封為麗貴妃,已經是年近四十歲的人了,保養的還是那麼好,身穿是淡白色宮裝,淡雅處卻多了幾分出塵氣質,寬大裙幅逶迤身後,優雅華貴。能住在離皇帝寢宮最近的清涼殿,可見先皇之前有多麼寵她。

“母妃,你要多多注意身體才是。”趙乾上前給揉了揉麗貴妃的肩膀,先帝生前一直沒有立後,最得寵的也就是麗貴妃了,後宮中的女人有幾個是能寵到最後的呢,除了要有出人的美貌還要有能足夠的智慧,否則在這後宮之中隻能被人踩為螻蟻。

“我沒事,倒是你今天累了一天了。”麗貴妃拍了拍趙乾放在她肩上的手,抬頭言道。

待她抬起頭趙乾才看到放在桌子上的信件和一副半卷著的畫像,“這是誰?”

“這是一位楚姓的異國公主。”麗妃看了一眼畫像如此對自己兒子說道,在這位公主小的時候麗妃曾經見過她,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兒,白皙的臉蛋,淡淡的柳葉眉,眼睛不大卻把她的內心世界展露無遺,小鼻子小嘴巴也顯極其標誌,讓人看了不由得生出幾分憐愛。這分明是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潔白無暇,清新淡雅,芬芳撲鼻。

那時候先帝身強體壯的,就與那位朋友應下了這件事情,本來以為過了這麼久了,大家都忘了這件事,誰能想到家門不幸,這位公主又被送了過來,如今已經是黑發人送白發人,同為女人她也不想就這麼困住這個孩子的一生,好在這件事情沒有旁人知道,她也就搪塞了下來。

趙乾慢慢的將展了一半的畫像打開來,一個明媚的女子躍然紙上,她身穿淺粉色的修身旗裝,凸現出她修長勻稱的身姿;那粉色極淡已經接近白色,但是卻很嫵媚,就似少女臉頰上最自然卻最誘人的紅暈;衣袖、襟前、袍角卻用素金色鑲了寬寬的邊兒,更襯出高貴之氣。

衣上精細構圖繡了綻放的紅梅,繁複層疊,開得熱烈,看得讓人心裏也覺得熱乎;足上一雙同色的花盆底兒,緞子麵兒上用珊瑚珠配著金線也是繡的紅梅,厚厚的鞋底裏做著鏤空的小抽屜,盛著梅花香粉,走一步,地上就留一個盛開的紅梅花印記;頭發隻盤了簡單的髻,後麵一半仍是垂順的披散在腰後,右邊從頭頂到耳邊壓著用珍珠和紅色寶石穿的紅梅金絲鏤空珠花,蜿蜒盛開,更有幾朵開到了或是額邊、或是眼角、或是耳畔,那烏黑的頭發從間隙處露出來,更襯得“梅花”紅豔,而左側是那梅花琉璃釵,玲瓏剔透,渾然天成的紅色正好雕成了梅花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