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卷太古之殤 第一七七章 六聖祭道Ⅲ(1 / 2)

“萬年前,我便察覺到我等的所作所為是如此的愚蠢,聖人既然天定了需要九位,那便一定是九位。冥冥之中,我察覺到,也許隻有當九位聖人齊集之時,那隱藏在天地之間最大的隱秘便會浮出水麵,也許是彼岸,也許是超脫,也許是毀滅,也許是終結。”

直到這時,太清聖人的情緒終於有了一絲不穩,他那平靜的麵容之下一閃而現的那種狂熱,催人心魄,觸目驚心。

“助我,師弟,助我。你不甘心,我在你的眼中看到了不甘心三個字,你不甘心萬年前被我等四聖幽緊,你不甘心你那三千門徒被西方教虜劫而去成為佛子,你不甘心我們師兄弟三人漸起隔閡,我不幫你而幫原始。幫我另成三聖,讓天地間額聖人達到九位之數,讓那被隱匿了萬萬年之久的秘密浮出水麵。”太清聖人向著通天聖人發出了狂熱的邀請,他要通天聖人助他一臂之力,他要立聖位,他要齊九聖。

沉默了許久,通天抬起頭,看著位於太清聖人身邊的那道鴻蒙紫氣,靜靜的看著鴻蒙紫氣變化著形態,展現而出的一幕幕場景,紂王,朝歌。

封神一役的起因就是桀所輪回投生所化紂王昏庸無道,撰寫淫詩褻瀆聖人,後引發首丘三妖入世,量劫降臨,眾仙隕,聖征伐。

曆史是由勝利者去編寫的,假如當年一戰,通天一方勝了,曆史的記載當為姬發謀逆,滿族斬首,而不是紂王自焚,商朝滅亡。

對對錯錯,到了最後,誰也分辨不清。

截教的覆沒,一直是通天心中永遠的痛。

人教,闡教,截教一直鼎足而立,至封神一役之後,截教便消散無蹤,隻有那些真靈投入封神榜中,再也不再自由的截教弟子一直以截教門徒自稱。如此悲涼,如此淒苦,他們就如同失去了父母疼愛的孩子,在各方的仇視之下,苦苦的堅守著自己心中的聖地,吾等存,則截教未亡;吾等存,則截教道統未滅!

想到這裏,通天的眼神之中,沉寂已經被熱血,憤怒所消磨。那曾經肆無忌憚,無所顧忌,極端護短的風采,再次從他的身上,他的氣息之中一展無疑。

護短,極端的護短,他的門人弟子可以在外麵受欺負,可是有一個前提,正大光明,不靠卑劣手段,若是他的弟子是被人圍攻,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一旦他知曉,定當怒氣勃發,誓要討回公道。若是他的弟子在外麵惹到了麻煩,隻要回到金鼇島,哪怕是天塌下來,師尊也幫你頂著。

這就是通天,睥睨周天,傲視宇內,唯我獨尊,霸道絕倫的通天,他回來了,萬年的幽靜也沒有消磨掉他的傲骨,他的霸道。萬年的幽靜給他帶來的隻是一種氣質的升華,內斂,寶劍藏鋒,依然犀利,會當出鞘時,不死不回!

“好,我答應你,助你成就三聖之位,湊齊九聖之數,師兄,李耳,你必須答應我幾個條件,現在,先請你將那三位成聖之人的名字告之。”語氣很重,通天甚至連太清聖人的俗家名號也叫了出來,為的就是要迫使太清聖人同意他之後的幾個條件,若不然,休怪他舍得自身的這具化身不要,也要毀了這一抹虛空,讓太清聖人李耳的如意算盤化作水漂。

李耳這個稱呼對太清聖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他們師兄弟三人未曾成聖之前,和諧共處,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手足之情。那時他們互相之間的稱呼就是曾經的俗家名字,李耳就是太清的名號,通天強調出這個名字,為的就是隱晦的告訴太清,若不答應,那就魚死網破吧,從此以後兄弟也沒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