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永和四年,後趙建武十四年。秋八月。
後趙太子石宣殺死秦公石韜,在上林觀暗伏甲兵,意欲刺殺前來探視的趙王石虎。石虎臨行前,大司空李農進言道:“大王小心,凶手能殺秦王,未必不能加害大王。”
由是,石宣事敗被拿。
石虎誅殺石宣心腹將領三百多,近侍五十多;東宮十萬衛士盡皆發配涼州遠戍。其中有一萬力大善射之魁偉之士,被稱作高力士的,也在發配之列。
石虎以雷霆手段平息了石宣叛亂,正在和一幫心腹商量處置之法,被尊為大和尚的天竺僧人佛圖澄求見。
大司空李農道:“佛尊此來必是為太子求情。如今,大王與太子已然有隙,若依佛尊之意罷手,隻怕難以善終。”
太尉張舉道:“上林觀乃佛尊產業,太子之謀始於上林觀,佛尊難辭其咎。”
石虎頜首。
佛圖澄晉見後道:“石韜是大王之子,石宣也是大王之子;為一子殺另一子,石宣雖死不甘,冤魂會轉為災星,縈繞在大王宮闕,大王有難了。”
石虎聞言心驚,卻不改其誌。
以石韜死法處死石宣,拔其舌、剜其眼、斷其四肢,破腹開膛,隨後燒成灰,撒於鄴城四門大道,任人來回踐踏。石宣妻妾子女,一體誅殺。石宣幼子,年僅五歲,聰明伶俐最得石虎喜愛。臨刑前抱著石虎哭道:“孫兒年方衝齡,怎會有罪?請祖父大王饒命。”
劊子手上前去拉,此子死不放手,把石虎的袍帶拽斷了。石虎不忍,欲放過此子。石韜舊部赫稚、劉霸進言道:“斬草不除根,終為他日之患。”
石虎默然。
劉霸上前,拽過石宣幼子斬首;此子臨終衝石虎疾呼:“孫兒無罪。。。”
自此,石虎再不複英雄模樣,垂垂然老態畢露。眼昏耳鳴之際,眼中所見是石邃(石虎的第一個太子,妻妾兒女盡被石虎所殺。)、石宣鮮血淋漓的身影,耳中所聽是石宣幼子“孫兒無罪。。。”的嚎哭。日久終於病倒下來。
九月,石虎議立太子。張舉言彭城公石遵、燕公石斌二者任選之一便可。
石虎欣然之際,戎昭將軍張豺道:“前兩位太子忤逆,皆因其母出身粗鄙,教養不當;大王再立太子,當選母貴者立之。另外,所立太子年大,會不甘屈於大王之下,容易發生變亂;再立太子,年齡不宜太大。”
石虎恍然,讚道:“甚好。吾當立十歲之子,待其二十,吾有十年無憂。”隨後,立十歲的兒子石世為太子。
消息傳到上林觀,佛圖澄喚來竺道安。“師弟,石虎老來昏庸,石趙當滅。師兄欲另尋他人代趙護法。”
竺道安問道:“師兄意欲如何?”
佛圖澄道:“師兄欲遠走西涼,隔岸觀火。此外另有一番布置,請師弟照此施行。。。”
同日,燕王慕容?逝,世子慕容俊一邊安排後事,一邊遣人向大晉報喪。大晉隨後頒旨;慕容俊承襲慕容?燕王之位。
東晉永和五年。正月。
石虎稱帝,立石世為太子,諸子皆為王;大赦天下。獨不赦正前往涼州的原東宮高力士。
消息傳到雍州,高力士督護梁犢不忿;遂自號大晉征東大將軍,起兵反趙,一萬高力士雀躍擁護,以民間柴斧裝一丈長木柄為武器,呼嘯向東。旬日間,裹挾各地民眾郡兵十餘萬,大敗安西將軍劉寧、樂平王石苞。隨後衝出潼關,殺進關東。
石虎聞訊,遣大司空李農為大都督,統率征虜將軍石閔、衛軍將軍張賀度及十萬兵丁征討。
李農在新安彙合關中劉寧軍、豫州郡守兵,計大軍十二萬,與梁犢大戰。高力士多力善射,一當十餘,攻戰若神,所向披靡。
李農敗走洛陽。梁犢緊追不舍。在洛陽城下兩軍再次展開大戰。李農再敗,退走成皋,一邊固守,一邊向石虎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