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庚寅朔,賑濟始下,神州已是凍餒遍野,路遺白骨。
――《夏紀· 哀帝·天風六年》
天災終於過去了,王員外始終忘不了,當朝廷的賑濟送到災民手中時,一個個災民的表情不是喜出望外,而是呆滯,繼而號啕大哭:“賊老天,你怎麼不早點到,我可憐的小武啊!你才三歲啊!”而此時的小武,已是骸骨一具了。聞之心酸,感之濺淚。
天災尚可賑濟,人禍呢?
不管怎麼說,災年是過去了,神州大地也重新恢複了平靜 。但這縷平靜下,又有多少暗流在湧動?
天風十一年,隨著村民的陸續返回、外地流民的遷入,王莊也回複些災前的模樣。
雖然災荒給百姓帶來的回憶是痛苦的,但隻要有希望人們還是不會吝嗇於自己的耕耘的。一群小孩呼喝著、打鬧著,在村裏橫衝直撞,帶來大人們的一陣陣笑罵。
這時村口來了一個六、七歲大的小孩,穿著體麵,小大人似的邁著方步,還搖頭晃腦,口中吟著:“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治亂廢興在於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謬,失其統也……”本來還在四處嬉笑的孩子們頓時圍了上來,嘰嘰喳喳的像一群小麻雀:“王夫子來了!”“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後來怎麼了?”“是呀是呀,快接著說!”
沒錯,這就是王博。看著這群泥猴子後急的樣子,他不由的一陣好笑:嘿嘿,相當初你們成立反博義勇軍時可不是這個樣子呃!
當初,一群小孩子在一起和泥巴,王博正準備尋找童年的樂趣,卻被轟了出來。沒辦法,誰讓小王博少小即能言善書,被譽為神童,而王家村的大人們教訓自家孩子時免不了作一番參照,把王博推到了被專政的台上。而王博此時還納悶:“哼!要不是《特工守則》第三十八條規定要隨時隱藏自己,誰稀罕和你們這群小屁孩兒玩!”(包子:那你還那麼早就能言善書,就不違反《特工守則》? 王博:在床上幹躺幾個月,你也煩!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當然就不免多賣了幾句……訕笑~)
“怎麼辦?沒辦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了……嘿嘿!”這小子腦筋一轉,“你們想不想聽故事?”
這群孩子的老大――虎頭不屑的說:“我爺爺是村裏年紀最大的,他的故事我都聽過了,你能有啥故事?”
“嘿嘿,齊天大聖的故事你們聽過沒?”王博心道:老子肚裏有貨,不怕你不上鉤!
虎頭眼睛翻著尋思了一陣:“那你說來聽聽!”
“你們聽著!話說盤古開天之後,天下共分四洲……”隨著故事的拓展,小孩們的眼睛慢慢直了,沉浸在了王博的神話世界中……
自此每天傍晚,一群小家夥便緊密團結在王博――呃不,是緊密團結在王博的故事周圍,漸漸的一群大人也被吸引到王博這裏當聽眾了,於是王博“故事大王”的名聲不脛而走,村裏都戲稱他“說書先生王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