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妥協(1 / 2)

摩何等人的出山,氣勢浩大,震動百裏。無數人為之仰頭,無數人為之心驚。

原本還囂張一時的邪佛摩念,見到這衝天的靈光,立馬逃之夭夭,不見蹤影,而李長坤則傲然而立,不動分毫。

“那李魔主不會是傻子吧?”有人大驚訝,“摩柯寺中出來這麼多高手,靈光連天上的雲氣都衝掉了!別說他一個魔主,就是半仙,也經不起人家舉派攻伐啊!”

“這次到底是風雷殿還是金剛山的人……不,不止,居然連那幾尊高高在上的存在都請動了!”

“李長坤必死無疑,血魔道主將成為過去!”

“摩柯寺再怎麼低調,也是大宗仙寺,或許李長坤的屍體,可以告誡後來者什麼叫做大宗不可欺的道理!”

不提旁觀者的紛紛擾擾、大驚小怪,李長坤卻是見到摩柯寺這偌大的排場,頓時心頭大定。

因為他從這浩大的排場聲勢中,看到了摩柯寺的妥協之意。

以李長坤對於這些人的了解,如果他們打定主意跟他分個生死,肯定會不顧手段,不管是圍毆還是借刀殺人,總之一擁而上,偷襲都用上,能贏就行。

但是像這般大張旗鼓的,看起來氣勢洶洶,卻未必有幾分殺意。就好比街頭鬥毆,都是幾個人的時候打得最凶,雙方叫來的人多了,架就十有八九打不起來一個道理。

當然,不管是人還是宗派,都會本能地欺軟怕硬,若是李長坤表現得柔軟好欺,說不得那些人順勢動手將他收拾了。但若是他表現強硬,擺明了你等就是想吃掉我也得掉幾顆牙,對方估計會琢磨一下付出和代價的比例,會選擇出最理性的一個決策。

人可能很大程度犯渾,被衝動和偏見裹脅,但一個大勢力,隻要不觸犯它的核心利益,便不容易分生死,關係也有轉機。

李長坤心裏清楚,他跟摩柯寺明裏最大的矛盾不過是一個摩願,而暗地裏大一點的衝突,也不過是一個先皇轉世生而已——不管他生前如何尊貴了不起,轉世了他就隻是一個反王的小兒子,微不足道的一個了。

總而言之,李長坤跟摩柯寺的矛盾,估計還沒有跟清平宗大——他好歹把人家的鎮宗之寶,半神器都搶走了。

於是,摩柯寺的高層跟李長坤的第一次會麵,就在一個陽光明媚,神光萬裏的日子,地點是摩柯寺的山門外。

隻見摩柯寺一方,上有蕩魔山三十六天王,七十二護法,下有風雷殿各使、各職、點竅期武僧八十,一側還有金剛殿八大金剛、四十八羅漢。這些人擺出了一個龐大的萬仙誅魔大陣,遠遠望去隻見神光接天,靈光耀目,無數高人駕馭法寶,有如天仙彙聚一般,勾動得一方天地都為之震撼。這就是大宗派的力量!反掌之間便能覆滅一國,縱橫一域的絕強力量!

若是那奴賊頭目初九見到這一幕,定然會心喪若死,這麼強的力量,他還造個屁的反啊!

隻有親眼見到這種場景的人,才能感受到這是何等的震撼人心。

李長坤心中一哂,比人多勢眾?他也可以一比。當下將準備已久的十方血煞陣圖展開放出,讓圍觀的眾人,甚至是摩柯寺的眾人都經不住眼皮一跳!

隻見蔓延十數裏的大陣之中,血河彎曲,血煞蒸騰。隻見陣心處的白骨王座之上,李長坤傲然端坐,其下吉祥天女、修羅魔屍、五大佛屍等等一眾神魔妖怪,共計大小八百餘眾,在血煞中沉沉浮浮,氣勢如淵。

無盡的凶煞之力,向著四方隱隱發散。若有人每呼一聲“李長坤”,便引得血陣輕微跳動一次。直到有一個圍觀的吃瓜群眾,因為毫不遮攔地大呼小叫,多次直呼李長坤之名,結果整個人當眾被直接拉到了血陣之中,當著無數人的麵,骨肉消蝕,神毀身敗。

見到這一幕,終於有人明白了:“不能直呼魔主名諱!叫了魔主名諱,就會被抓入血陣當中!”眾人恍然大悟,個個驚恐不言。

雙方對陣之下,摩柯寺主場優勢,背靠山門,氣勢如嶽如海,而李長坤客場,天然弱勢,卻沒有任何慫一點的樣子。

“李魔主!你無故殺害我寺門人,而今更直接送上門來,可是求死耶?”摩何劈頭蓋臉就是大罵。

其實他的意思的:你小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你弄死幾個小子,我們裝作沒什麼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你怎麼這麼欺人太甚,居然還送上門來,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是要決死一戰,我們奉陪,當然如果你有什麼要求可以提,我們慢慢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