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海之水濁浪翻滾,無日無光,將三生樹圍繞。塵世繁華落盡,去月來風,多少興替最後都東流逝入這無邊無際的黑水中。君不見,荒蕪地底,無數亡人排在三生樹根部,在黑色無形的風焰中慢慢走至忘海之濱。那黑緞一般的海水即照著亡人生前見到的最後一個生靈,幻化作百物靈長,隻是增大了千百倍,將亡人一一攫入忘海之中,形銷影散,被煉為一枚靈珠,又由億萬丈的海濤送至三生樹樹幹部的九州八國之中,寄生於宿因前定的生靈驅殼,照著凡人的生老病死,在地幽兩界無盡循環。唯有少數人,或通過修煉,或因為奇緣打破泥丸神宮的限製,方才能上升至仙靈境地。三生樹枝繁揚婉轉,竟將那淒慘無邊的叫聲壓了下去。濁浪惡濤之中早升起了一個渾身以水組成的魔女,指著一個青衫白巾正自按孔品簫的道人叫道:“玉華真人,你以道家三派盟主之身來此,須知不日便是紫虛靈洞開府之即,若誤了你東明派和西昆教合並大事,小心你道家三派從此失和,再無寧日。”
那玉華真人仍未放下玉簫,卻借簫音答道:“一切劫難,皆由天定。若道家在小可身上式微,此亦為我前因宿果,自罪自償,哪能比得過除魔降妖重要?”
何為子拈落開陽星,下在蒼穹棋盤上,道:“這便是那六天魔女的殷梅姑了。”
殷梅姑聞玉華真人此言,便返身入海。惡浪再起,升起七道通天水柱,旋轉著朝玉華真人卷去,同時按著宮商角徵羽清角變宮七聲,隨勢而響,濤聲竟化作暗藏金戈鐵馬的激揚樂音,在天地間交響。而玉華真人在這七道濤浪之中徑自嶄然不動,隻是自得其樂般吹響玉簫。無量數真氣凝成的劍光在水柱上劈斬,同時響起清幽的簫聲,與那激昂的濤聲雙聲交鳴,你疾我徐,你繁我簡,你動我靜,你剛我柔,竟自配合得絕妙無間。
樂律越來越急,那水柱總被簫音擋去,到得最後,七道水柱突如巨鯨噴水一般朝空中射起,七線白光在空中橫陳,又閃現出十三顆金黃的珠子,如徽位一般鑲在七道白光之邊,空中竟變作一張幻光虛影的古琴。又見一雙以水組成的大手,在幾千丈長的琴弦上疾走龍蛇,音律化作的無數水劍直往玉華真人斬去。
玉華真人見殷梅姑祭出了天幻琴音,道一聲來的好,將手中玉簫擲出,在空中也自化作前五後一六個瑩綠的按孔,無數光劍巧借樂音飛出,與那琴音化作的水劍彼此環繞交擊。天地之間再無其他雜響,隻聞琴聲幽遠,簫音淒惻,起則神暢酒狂,落則欸乃平沙,樂音與樂音之間,呼吸與氣息之和,竟天衣無縫得如出一人心聲一般。
一闋既畢,空中幻化的琴簫不再相鬥,雙雙隱去。再看那無邊濤浪卻全衝向玉華真人,將其淹沒在洶湧海水中。這一來,又完全沒有方才樂律交響那麼曼妙了,雙耳所聽盡是嘈雜一片人聲,忽而百子夜啼,忽而群狼嘯月,方聞萬人狂笑,又聽千女呻吟,群山崩落,百鳥鳴鳳,雜亂無方的聲響將天地都要塞滿。然而玉華真人隻是盤膝坐在水中,閉目斂息,一任狂濤雜音,都不能動他分毫。待世間萬音窮盡,再也玩不出什麼聲響的花樣了,才突然睜目,道一聲疾,紫金冠下長發披散,全身放出霞光,那濤浪頃刻被驅散,隻聞一聲悲鳴,僅餘下一蓬浪花往下界竄去。玉華真人也不再追趕,隻是披散著長發離開。
何為子歎道:“一時心軟,終因孽緣前定。這玉華真人日後必有糾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