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還是需要錢(1 / 2)

這些都是後來發生的事情了,眼下的趙啟明心裏麵隻有賺錢念頭,他美美地盤算著今後的收入。每次發行到縣裏的郵票有七八十版,這樣的話,即使按一倍的利潤來算,一年下來至少也能掙上近十萬塊錢……

可算到最後,對於不久前才一次性掙了十幾萬的趙啟明來說,還是覺得還是太少,一個月掙萬把塊錢管個屁用!就算這次的行情兩年後才會過去,那也撈不著幾個錢。

所有人的生意都是在永無止境的貪欲中越做越大的,這是一種動力。要是你拿了十年的月工資突然從五百塊變成一萬塊,照這麼發了一年之後,又突然變回五百,想必任何人碰上這種事都會感到很不爽,沒有誰會去認真想想,原來拿的那五百塊才是自己該得的。其實道理很簡單,本性中的貪欲在作怪而已,誰都一樣。

但有得掙總比沒錢掙要好,他盤算著回頭得找劉光偉和李胖子再商量商量,這兩個家夥玩郵票已經成了票精,手裏肯定捏著不少錢,要是能和他們聯手炒一炒,再動員幾個人一起幹,估計也能炒出不少錢。

趙啟明直覺地認為:把個人有限的資金歸攏在一起炒作,在單品種郵票的操作上,自己就可以從郵票市場外圍的閑家變成莊家,其中的利潤絕不是大別山裏這個小小金礦可以比的。

在兩年後才進入成熟期的郵票市場很有自己的特點,在低穀的時候,多數情況是從上海北京兩地的一級市場向全國的二三級市場放量,但一旦行市開始走高,一夜之間情況就會逆轉,變成一級市場從二三級市場收量。想成為莊家或跟在莊家後麵喝湯的人,基本上都會在收量期間安排人到這兩個市場駐守,吃進各地發來的貨,等到行情合適的時候再拋出去。

趙啟明接下來的操作,將直接采取與此相關的手法,引導著眾人走向致富之路,這孩子總是富有想象力的,尤其是結合實際情況產生的想象力,那就是掙錢的金點子。

和股票一樣,跟著莊家走的這種操作當中,難度最大的就是把握拋出去的最佳時機,有時候早上1000塊錢一版你不願意賣,很可能到了下午700塊一版也沒人要,所以當莊和跟莊的人雖然獲利巨大,但風險也很高。在股票和期貨市場成為投資主流之前,國內大部分熱衷於資本運作的有錢人,都把眼睛盯在了郵票上,趙啟明現在雖然還沒資格成為他們之中的一份子,卻也看中了這塊肥肉。

趙啟明一回到家裏,馬上就開始著手考慮這件事,這些天他一直有種騰雲駕霧的感覺,腦子裏滿滿漲漲地隻有一個字,錢!第二天中午放學,他沒有像以往那樣去找胡雪怡磨牙,而是騎著自行車溜到了李胖子的家裏,還把劉光偉也叫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