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王大山所長(1 / 2)

送禮這種事,是趙啟明平時在長輩們聊天中聽來的,沒想到在這裏給用上了。看了半天也沒什麼好東西,趙啟明想起了那天王所長抽的低檔煙,他買了兩條煙、四瓶酒帶上,把自己身上剩下的一百多塊錢花得精光。

王所長沒想到趙啟明會來給自己拜年,驚喜之中急忙把這個小夥子請進家裏,又是倒茶又是抓糖,特別客氣,完全是接待貴賓的禮節。這也難怪,自從上次買郵票的事情發生之後,趙啟明在王所長的眼中成了所有小年青當中最有出息的榜樣。人家那辦事的態度,買幾千塊的東西連眼都不眨一下,而且還不是向家裏人要錢,讓王所長感觸良多。

“王大爺,給您拜年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趙啟明一落座,就把東西遞了過去,搞得王所長很不好意思,連連擺手道:“小趙你這是幹什麼!俺們這不興這個。你來給俺拜年俺就很有麵子了,不能收你的東西。”

趙啟明把東西放在一邊,接著說道:“我是晚輩,給您拜年哪能空著手來?再說這點煙酒也不值什麼錢。您就不要客氣了……”磨了半天嘴皮子,王所長終於不再拒絕。

他仔細想了想,自己也沒幹什麼違反原則的事,那些郵票更沒有少賣一分錢,既然人家這麼有誠意,再死撐著就是不給麵子了。

絕大多數曾經清廉的貪官,第一次跳下水都是這麼個程序,那些一上任就打定主意貪汙受賄的可不在此列。剛開始的時候,幫別人辦一些原則範圍內的事情,盛情難卻之下收了人家饋贈,還有些不好意思,可一來二往,大家就成了朋友。

再往後,這個朋友來找你辦些違反原則的事,實在是不好意思拒絕,雖然昧著良心,但也會找機會神不知鬼不覺的給辦了。最後才知道,把自己玩進牢裏的,就是這些朋友。

道理是再簡單不過,可能連小學生都懂,可是事情落到自己頭上的時候,真正能把握住“原則”這個尺度的人並不多。

“您在郵電所工作多少年了呀?”接下來,趙啟明準備談正事了,該怎麼開口都是他這幾天已經想好了的。

王所長算了算,點著頭說道:“有三十四年了……,俺十七歲幹郵遞員,翻山越嶺送了十五年的信,後來幹了這個所長才不用出去跑。唉,一輩子一晃眼就過去了!”說到這裏,他不禁感慨起來。

趙啟明不失時機的奉承了幾句:“……那您在這縣裏可是老郵遞員了呀!”

“那可不是?這縣裏從局長到下麵的郵遞員,哪個不認識俺王大山?嗬嗬,要不是俺沒文化,年紀又大了,說不定現在已經是局長了呢!”王所長點了根煙,笑了起來。

“王大爺,上次買的那些郵票,我朋友也想買一些,不知道您能不能給幫幫忙?”趙啟明轉入了正題,說了這麼多,這句話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王所長擺著手說道:“這叫幫啥忙呀!回頭我幫你問問別的鎮,隻要有,我讓他們全給你拿來……”

就這樣,一老一少拉著家常,把買郵票的事情說定了下來。多年後,趙啟明回憶起這一段往事,仍舊是無限感慨,那年頭的山裏人,真是好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