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網帖事件(1 / 2)

秋天最美麗的一枚書簽——中秋節飄然而至的清晨,淒淒綿綿的細雨在瑟瑟涼風裏如漫天飛舞的細沙,輕柔地落在山海省省會遠林市的大街小巷。天,慢慢變得灰暗,碩大的城市被籠罩在看不透的雨霧裏,蕭條中多了幾分大西北的深沉。中秋的氣氛卻並沒因為陰雨而褪色,渴望團聚的人們穿行在雨水打濕的街道上,感歎中秋之夜少了皓月當空的遺憾時,加快了歸家的腳步。

在高河市任職的肖傑中午回到了遠林,他下午要去省委一趟,最重要的是想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裏回到從小長大的地方。即使早知道父母親去旅遊了,回來也是一個人度過,但這樣的日子,他特別想待在遠林,哪怕孤身一人遊走在細雨霏霏的街道上,他也覺得還是回來好。中秋節——家人團聚的節日!它的色彩裏有著幾千年曆史文化的沉澱,親情溫故、遊子思鄉已成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日理萬機的他也有平常人的平常心。踏上這座親人般的城市,就像回到了久別的家,溫情會撲麵而來,猶如冬日裏一束溫暖的陽光,將疲憊的身心瞬間融化,他愛這個味道,深情地眷戀著這種感覺。

下午剛上班,肖傑邁著沉穩、自信的步伐走進省委的大樓。一套深灰色的西裝將他強健高大的身形襯托得更加俊朗神奕,剛毅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謙虛而又不失氣度地和相識的人打著招呼。就像對遠林市的情懷一樣,他對神聖莊嚴的省委大樓也同樣有著特殊的感情。這裏,是他步入社會的第一個驛站。在這裏,他蛻去學生的青澀、直白、狂妄、淺薄與自以為是,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奮鬥了近十年,不斷地進步、成熟,最後意氣風發地融入社會的大課堂。十年隻是他人生曆程的一個小小片段,但卻樹立了他在這一塊沃土上的標杆,給予了他起航的風帆。每一次走進這幢大樓,他的心情就會變得博大沉靜,深深的感恩之外,更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肖傑今天是來找紀委劉書記的,前兩天劉書記打電話讓他回了遠林來省委一趟,他也不知道領導找他有什麼事。

肖傑輕車熟路地走到劉書記的辦公室,秘書說領導正在等他。進去時劉書記在講電話,看到他點了點頭,示意他坐,同時對著電話講道:“認真調查,及時彙報情況。”掛斷了電話,劉書記慍怒地自語道:“這些人,簡直無法無天。”

肖傑隨意一笑,劉書記說的這些都是很敏感的話題,不關係到自己,還是少知道的好,此刻,劉書記可能因為氣憤而有些激動,看到他就這麼模棱兩可地發泄了一句吧。肖傑能理解老領導的心情,他是六十年代的老革命家,從基層一步一步幹到今天,一輩子剛直不阿、兩袖清風,最看不慣做事浮躁、名利熏心的人。改革開放帶來全國的經濟大發展,卻也滋生了許多不正之風,憑借手中權力為己謀私、為所欲為的領導幹部越來越多,劉書記卻依然一身正氣,始終保持著原有的本色。肖傑從心底裏非常敬重這位老領導,他進省委時,劉書記是分管機關的副書記,對他要求很嚴厲。在劉書記的身上他學會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公務員,如何當一名令人尊敬、受人愛戴的好領導。若幹年後,當肖傑一直在領導崗位上輾轉反側地走下去時,他真正感覺到老書記身上閃閃發光的品質和秉性讓他受益終身。

劉書記看著肖傑語重心長地說:“今天叫你來,不代表組織,隻是以老領導的身份和你交流一下。”

肖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劉書記,有什麼事您盡管說。”

劉書記嚴肅地說:“前段時間關於你的那幾個網帖是怎麼回事?”

肖傑想起半個月前高河市民眾網站上一個網名叫“正義”的人發的帖子:副市長肖傑自任職以來名牌不離身,名表不離手,女人不離懷,開著幾百萬的豪車在大街上招搖過市,假若中國的官員都像他這樣**,老百姓還有好日子過嗎?這個帖子引起許多網友的共鳴,在高河市鬧得沸沸揚揚,市委領導班子裏有人要求對肖傑進行全麵調查,上報組織做出嚴肅處理。

麵對眾多的質疑,肖傑很氣惱卻沒有做出過多的解釋,參加工作之後他一直低調地做人行事,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家庭背景,麵對網友嘴裏的名牌名表豪車,他無以解釋,從小到大就這樣生活著,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說起女人,在遠林的幾年,為了報複那個用盡卑鄙手段成為他妻子的謝小雅,也為了男人的生理需要,他曾經度過一段遊戲人生的荒唐日子,後來卻非常厭惡那種花天酒地的生活,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工作上。來高河後事業成為他的全部,作為一名大有前途的年輕領導,他非常注意個人的形象和作風,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沒日沒夜地為高河市幾百萬人的民生大計操勞忙碌著。他自認為行得端、坐得正、站得直,不怕人說,也不怕調查。

說起花錢,了解肖傑家庭背景的人都以為他是那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子哥們。其實,高中畢業之後,肖傑就自己賺錢了,而且賺得金缽體滿,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父親這個堅強的經濟後盾。父親創辦的遠正集團在短短的幾年內成為山海省排名第一的私營企業,他自然成了大財團的太子爺。高考結束後,他閑來無事,喜歡上股票證券之內的書,並迷上了炒股。父親高興,借給他一百萬元,幫他引薦了一位炒股高人,加上他過人的頭腦和不錯的運氣,多年下來,一百萬元早就翻了十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