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者,退!八荒仙宗,上!”謝安詩的嬌喝,似是黑夜中的指路明燈,為山頂上的靈者們指引著戰鬥的方向。
數百靈修者悉數退了下去,以白眉真人為首的八荒仙宗成員踏步上前。
遺跡開啟的時候,感到紫禁之巔觀戰的八荒仙宗成員是很多的,各地的分壇幾乎是傾巢而出,但是此刻來到山頂上的,隻有白眉掌管的太嶽分壇這一支,其餘分壇的人暫時還沒有找到。
太嶽分壇,是張三峰留下的傳承,慣於用劍。單就禦劍之術而言,他們絕對是華夏最強的。不過限於功法在漫長歲月中的漸漸缺失,太嶽分壇成員對禦劍之術的控製,遠不如張三峰那個時代時那樣完美,直到後來風無衣把太嶽宗變成了太嶽分壇,傳授了白眉他們一些頂級的功法,太嶽分壇的禦劍之術才算是重現了幾分昔日的榮光。
不過禦劍之術不是靠著幾部功法就能徹底完善的,所以太嶽分壇自白眉真人以下,禦劍的距離都是有限製的,無法像古人千裏之外取敵首級那般神奇,隻能通過禦劍之術,攻擊到幾百米外的對手。
縱然如此,這也算得上是一門絕藝了,其他的宗門想學還學不來呢,隻有羨慕的份。畢竟,禦劍這門絕技,在華夏的曆史上留下了太多的輝煌、太多的高光時刻,甚至這門絕技的內在意義,已經超脫了絕藝本身,成為華夏的一種象征了。
眼下,正在攻山的蒙古鐵騎衝破了層層禁製,又頂著山頂靈修者的遠程襲擊,突進到了距離山頂兩百多米的地方,這個距離,正適合太嶽分壇的禦劍術發揮威力。
對戰局有著明銳掌控的,可不止成吉思汗一個,還有女霸王謝安詩!
“太嶽所屬,禦劍升空!”白眉真人稽首高聲說著,一柄造型古樸的真武劍便出現在了他的頭頂上空,劍鋒斜斜向下,遙指正在靠近的蒙古鐵騎。
兩百多柄飛劍,帶著各色流光,出現在了太嶽分壇弟子們的頭頂上,五顏六色的流光,代表著各種不同的屬性。
泛著青色流光的飛劍,劍鋒狹窄,一看便知是劍走偏鋒的路子;泛著深褐色流光的,劍刃寬大,明顯是土屬性的,以大開大合為主;泛著火紅色流光的,則是火屬性的,一猜就知道必定是破壞力十足……
太嶽分壇從來不會禁錮宗門弟子的思維,而是倡導因材施教,故而太嶽分壇弟子們所修煉的屬性,並非是唯一的,各種屬性都有,唯一不變的,是禦劍術的傳承。
旁邊的人看著那一柄柄流光溢彩的飛劍,羨慕的哈喇子都要流下來了。要知道,在華夏靈者界,幾乎任何一個靈者,做夢都想擁有一柄自己的飛劍啊!隻可惜,控製飛劍的技巧,幾乎已經被太嶽分壇給壟斷了,其他的那些遠古傳承,早就消失在茫茫的曆史長河中了。
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中,白眉真人並指如劍,遙指對麵的蒙古鐵騎,慈眉善目的眼神裏偶露崢嶸之色,喝道:“萬劍齊發!”
兩百多太嶽分壇弟子腳下一個錯步,沿著北鬥七星的排列,迅速站到了各自的位置上,每四七二十八個人為一個方陣,組成二十八星宿排序,然後由七個二十八星宿,共同組成了一個北鬥七星的戰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