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沒過幾天,劉啟便等來了他要等的人。
袁盎求見。
消息是竇嬰帶來的,袁盎聽說了晁錯要抓他的消息,就匆忙去找了竇嬰,說自己知道吳王反叛的原因,希望能稟報給陛下。竇嬰請示了劉啟,劉啟正在等他,自然馬上就召見了。
王致都不知道她啟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他召見袁盎的時候,晁錯就在他身邊同他商討征討叛軍的事宜。
她前些日子聽說了袁盎這個人,想起《史記》裏太史公是把他和晁錯放在一起講的,心裏就很好奇。劉啟對此態度倒是很隨便,昨天晚上就對她說今天會招袁盎覲見,如果好奇袁盎的應對,就躲在後麵看著就是。
劉啟先是問了袁盎對當前局勢的看法,又問了他所了解到的吳國的情況,聽完之後點了點頭,轉向晁錯問他:“你覺得呢?”
晁錯從袁盎進來之後表情就不太自然,但是袁盎說了半天的話,此時他也調整過來了,依然很沉穩地回稟道:“臣認為袁盎所言有理。”
“恩。”劉啟應了一聲,繼續對袁盎道,“那依你之見,應該怎麼化解這次的叛亂呢?”
袁盎抬起頭,直視著劉啟道:“此事非同小可,請陛下屏退左右。”
劉啟頷首,對左右侍從道:“你們都下去吧。”
一時間屋子裏隻剩下劉啟、晁錯、袁盎三個人和藏在後麵的王致。
王致突發奇想,心道這還真是男女比例三比一,一對夫妻一對基。
然後自己抽了自己一下,心說啟哥他們談正事呢,關乎國家危亡,自己瞎想什麼呢。
袁盎卻低著頭,依然不說話。
王致心想這位袁盎先生應該不知道自己藏在這裏吧?
劉啟卻看出他的意思,沒怎麼猶豫,便對晁錯道:“晁大人,你也暫且下去。”
晁錯眼皮微微一跳,但還是起身行禮離開。
晁錯如今在朝廷內位極人臣,勢不可擋,但他自己也明白皇帝才是他最大的依仗,是以上位三年來對待劉啟從來都是恭恭敬敬,事事聽從,很少有所違逆。
等到晁錯離開半晌,袁盎突然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吳王反叛,打出的旗號便是‘清君側,誅晁錯’。他說是‘漢有賊臣,無功天下,侵奪諸侯地’,這明晃晃就是指向晁大人而來,為今之計,隻有斬殺晁錯,才能平息諸侯的憤怒,繼而平息叛亂。”
劉啟微微地勾起唇角,笑了一下。袁盎一直跪伏在地上,自然沒有看見,躲在後麵的王致卻從側後麵正看得一清二楚。
然後她啟哥又恢複了極為哀痛憂慮的表情,目光沉重地看向了袁盎,道:“袁卿請起,不知道可還有其他辦法?晁大人一直陪伴左右,勞苦功高,我不願意犧牲他,但如果因為憐惜一個臣子就讓天下陷入戰亂,我也是不忍心的。”
袁盎也是一臉沉痛地看著劉啟:“臣笨拙,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計策了。”
君臣兩人一時相顧無言。
王致好怕他們太入戲以致於為了晁錯抱頭痛哭。明明在場兩個沒一個想讓晁大人活著。
她盤算著如果啟哥真的哭出來了今晚上就不讓他上床睡覺了,真是太做作太丟人了。
還好最終劉啟也隻是沉痛地歎了一口氣,道:“卿家暫且退下吧,容朕再想想。”
袁盎就一臉憂國憂民地告退了。
憂國憂民應該是真的,想按死晁錯的心情應該也是真的。
這已經超出自己所理解的相愛相殺的範疇了,王致滿腦子胡思亂想,覺得非把這倆人湊一塊寫的司馬老爺子一定是個be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