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十五章回朝
第一卷 第一百十五章回朝
與君若揚不愉快之後,兩人持續冷戰。
金鑾殿上,李清嫩稚的臉上有幾分得意,嘴上邊說有負聖恩,請皇上恕罪。心裏想著皇上讓宰相率領文武百官城門迎送回京已是莫大的榮耀,如此看重,不是贈銀子就是厚官加祿。一路忐忑不安的風雨回京,以為麵臨的是狂風暴雨或是死牢冤獄,整個腦海裏都是血腥畫麵,可是看到京都百姓男人恭候相迎,女人鮮花相贈,頓時飄飄然不已。以為旗開得勝,沒有富貴榮華,也能安枕無憂了。
景帝一身明皇色龍袍,手指不徐不慢的敲著龍椅,目光深不可測的俯視台下跪地的李清,看她整個身子在一起,似麵包團子般大小的人兒,俊臉微微浮起淡笑,嘴角輕勾,道:“李愛卿戰功赫赫,想朕賞你什麼?朕看了你的國防手冊,規畫精嚴,無間可尋。從戰略高度考慮,核心思路明確,多方麵加應強發展等,寫得非常好。朕想你年紀小小就有如此膽略和戰識,心中擁有千軍萬馬,這種精神在景國乃至其它國家都屈指可數。”
李清臉部喜悅之情更甚,頭部伏低了幾分,朗聲道:“臣惶恐。”
景帝眼睛裏瞬間也染了笑意,看她模樣雄雌難變,但到底是個女子,聽著她說惶恐兩字與別人都有所不同。她尾音帶著歡快調皮,語氣裏明顯有著炫耀之意,扯開的嘴角忍不住接著說道:“朕還看了你另封書信,朕寢食難安,想那邊城大潰,應是與你這封信有些關係。用兵最重氣勢,你平常言形舉止都略顯輕率,軍營中若也是如此,敗了也是理所當然。”皇上的言外之意李清平常狂妄尊大,傲慢不拘,不按照事情的循規導舉的處理。翰軍攻潰邊城,她應該有很大的責任。
李清心中冒了些恐懼,笑意便僵在臉上,身體顫抖,戰戰兢兢的說道:“臣有罪,請皇上責罰!”她深知伴君如伴虎,就是不知道這隻老虎什麼時候發威。另封信應該指的是她女子身份的事。
景帝看到想看的效果,眼睛微眯,深眸之處笑意不減反增,用尋問的口吻朝台下說道:“眾位愛卿,你們說賜愛卿什麼好?不如北區巡撫的職位?”
台下眾人沉默片刻,這時一位年紀較大的老臣出列,開口說道:“回皇上,李清擔不得這個職位。他不過是一個教書的夫子,品行品德、言行舉止還不算規範,又是這般小的年紀。還請皇上三思。”
不多時,又一位聲音沙啞的老者說道:“老太傅說得沒錯,臣也認為李清還需要磨練一番。邊城士兵犧牲眾多,與他脫不開的關係。在這個時候皇上譴文武百官迎接回城已是十分厚愛,北區巡撫的職位還需緩緩。”
已有兩個反對者,說得還算厚道。
接著而來的一個反對者,那話刺耳,真是讓人不敢傾聽。隻見又一位出列跪地低頭的說道:“回皇上,李清一個教書一般的太傅,能在北城邊區一呼百應,集眾之多已達萬餘,這些人馬都聽令於李清,恐非朝廷之福,皇上之福。還請皇上三思,如果李清有了地方實權,守衛北區最後一道防線,這恐怕不太好。畢竟是敗兵之將。”
這話說得,李清都有想揍這位大臣的衝動了。靠,北邊遇到偷襲時沒有大臣敢發言;南部有災難發生時沒有大臣敢發言,遇到我這個幫大家解決問題的人,你們就挑諸多毛病了,你們這些人不是羨慕嫉妒恨,就是心懷不軌,挑撥離間。
再者什麼敗兵之將,常勝將軍都不敢自稱不會輸一場戰爭。我這個無名的人在場前勇敢迎戰,在戰後不怯弱逃脫,還糾正毛病,寫出了國防手冊百世流傳的知識,你們不加以感謝,還羞我辱我,實在是令人氣憤難言。
然而大臣的氣憤還不是最令李清生氣的。皇上這時點了點頭,也說道:“諸位大臣說得有道理。”李清聽到這句,兩眼一翻,整個人都無精打采了。似乎看到錢財長了翅膀飛遠的影像。
朝中大臣百人,這時竟也無一人對皇上說李清的好話,似乎他的人際關係和家族勢力已臨境酸寒之地了。
皇上看李清由跪在地上的姿勢變成了搭著腦袋,身體不堪負重的趴在地上,笑意難以抑製的笑出聲,道:“哈哈哈!李愛卿沒有臨陣脫逃,誠然已是可取之處。而且李愛卿的國防手冊明顯經過深思熟慮,是個可行可用的大計劃,還是值得誇獎表揚的。既然各位大臣都不讚同李清就任邊城巡撫一職,那麼,此提議便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