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幽宮重啟(1 / 1)

第1章:幽宮重啟

最頂尖的盜墓賊,隻盜從未被開掘的陵墓。

這就如最優秀的男人,隻愛最極品的女人。

乾陵,中國唐朝帝陵中唯一一個尚未被盜掘過的陵墓。被稱為“唐陵之冠”。

乾陵是大唐皇帝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則天的夫妻合葬墓,李治葬於此陵時把價值當時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的珍寶做為陪葬,武則天駕崩時,又把相當於全國財政三分之一的珍寶做為陪葬,當代專家預測,乾陵裏的珍寶至少有500噸。唐高宗李治喜愛書畫,考古專家預測頂級國寶《蘭亭序》真跡就在乾陵。也有民間傳說認為,《蘭亭序》成為武則天的陪葬品。

武則天墓的外形酷似一對女性的雙峰,遠看如同一個橫臥的婦人。關於乾陵的選址,有這樣一個傳說:唐高宗登基不久,就派長孫無忌和專管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為自己選擇陵寢之地。二人選中了梁山。大唐奇人袁天罡對高宗大呼不可,他說:“梁山北峰居高,前有兩峰似女峰狀,整個山形遠觀似少婦平躺一般。陛下選陵於此,恐從此後為女人所控。”

高宗不聽勸阻,傳出聖旨定梁山為陵址。袁天罡聞此對天長歎:“代唐者,必武昭儀。”

飄然而去、無影無蹤。

乾陵不是沒人盜,而是誰也盜不了。

乾陵依山而建,從半山腰開鑿墓道和墓室到山體,其中以石砌築,再用石板封頂,堅固異常。在不知道入口的情況下,要想入內就得把山給搬走,這當然不太可能,卻也偏有人挑戰高難度,史上有記載的針對乾陵的盜墓就有17次之多,其中有三個盜墓賊比較“知名”,均以失敗告終。

第一個“惦記”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他攻進長安之後調一萬士兵,跑到梁山西側開始挖掘。把大半座山梁鏟平了,還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但是仍然沒有找到乾陵的入口。

第二個著名盜墓者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隻剩下乾陵沒有挖開。他動用了數萬人馬在一個大晴天上山挖掘乾陵,不料三次都是剛一開挖就突然變天、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認為是上天對他發出警告,從此不敢打乾陵的主意。

第三個想進入乾陵的是民國初年的國民黨軍官孫連仲,他帶領一個團先用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正準備進入時,突然從墓地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為龍卷風,吹得天昏地暗,走石飛沙,七個山西籍士兵被龍卷風卷得吐血而亡。

武則天墓如此固若金湯。就連大儒郭沫若也隻能空留“待到幽宮重啟日,延期翻案續新篇”的感歎詩句。然而,當曆史的指針指向2007年,一個青年考古學者的到來,卻打破了武則天墓深處1300多年的辛秘……

“盜墓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不盜。”

“你可以下山了。”

“為什麼叫我下山?”

“去盜墓。”

“盜哪一座?”

“武則天墓。”

“盜墓最高境界是不盜,我為什麼還要去盜?”

“沒錯,盜墓最高境界是不盜,但你必須在盜過之後,才能夠體會。”

“為什麼叫我偏偏去盜武則天墓?”

“因為那是一座從沒有人盜過的墓,就如同無人真實了解過這位女皇的內心。”

“師傅的話禪機好深。”

“那也沒你此行機緣深。”

“武則天墓珍寶無數,我不可能都帶出來,能拿出一件寶貝就算不錯,我的目標是哪一件?”

“心。”

“心?!”

“對,就是心,一顆在地下埋藏已千年,中國曆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的芳心。”

雲天無際、煙霧如潮、秀絕天下的廬山五老峰雲霧繚繞羽化如仙。

峰頂一棵虯枝斜逸、睥睨群山的古鬆之下,師徒二人麵朝雲海臨別對話,飄逸絕塵,好似天街人語。

跏趺坐的光頭長者是當代國學大師、隱居武林高手沙光光。

他年輕時曾經當過悍匪幫的老大,後隱居廬山,潛心修煉,終成正果,自成一派。成為“偷心盜墓派”的鼻祖。

他的雙眸變幻白雲滄海、眉際閃爍智者慧光,一派大覺者氣象。

在他麵前執弟子禮的青年是當代最俊朗的考古學者龍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