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尊者前來(2 / 2)

他們都是幾朝下來的老臣,不是權力最大的臣子,卻是在朝廷中有著不錯的地位,學者的身份,在這個時代,就如同聖人,如果有一些作為,更是受到所有人的敬重,所以老者一開口,尚親王就選過來請罪道:“沒有的事,不過是有幾日臣腿腳不好,站不起來,皇上憐惜臣,恩賞椅子坐了一會。”

有大臣出列道:“尚親王十幾年來,盡心盡力捕佐皇上,勞苦功高,所以皇上有時會特準,今日尊者前來,在這朝賞之上的臣子中,三位尊者才上勞苦功高之人,支持先皇,大肆國才有今天的太平盛世。”

人老了,無非就喜歡自己一生的成功有人記得,有人念著,有大臣當著所有人的麵提出來,三位老者心裏無不喜悅,不住的點頭,就這一番好話,將尚親王的事,一筆帶過。

趙宗見差不多了,今日不是為了尚親王的事而來的,還有正事要談,說道:“今日早朝,朕很是高興,大肆國的未來能想像是一片太平,千秋萬代。”說的很順口,將江湖話都說出來的,暗自覺得的好笑。

眾大臣都笑著點頭,這個心裏想的是一回事,表麵上絕對會順從皇上的話,趙宗接著道:“眾臣有事上湊吧。”

王丞相搶了個先,道:“臣有事要湊。”

“說。”

“臣所湊之事,是緊接就要到來的賦稅之事,在皇城邊有好幾個村,住在同一片平地上,那裏土地很是平整肥沃,可是今年幹旱,收成不如去年,臣鬥膽,請求皇上減輕他們的賦稅半成,跟其它地方的賦稅一樣,隻收五成。”

趙宗一聽嚇了一跳,五成的賦稅,這就是說,一半的糧食都要上交,這也太重了吧,整個大肆國都收五成的賦稅,百姓如何能不窮苦,要知道,在後世,賦稅早就取消,還有補助金。

趙宗問道:“這五成賦稅是按什麼標準來收的?”這會兒可也顧不上什麼麵子裏子的事,太嚴重了。

王丞相看了一眼太後道:“是按田地來下平均能有的收成來收,一畝地能收成的五成是賦稅,如果這一畝地今年無收成,還是按一畝地該有的收成來收賦稅。”

“太過了。”趙宗臉色一變道:“如果顆粒無收,還有收賦稅,讓百姓如何活下去。”

“皇上,如是大災之年,都會免去賦稅會是減輕賦稅。”王丞相解釋道。

趙宗心裏有氣,為大肆國的百姓不值,不過人類的發展是如此,一直以來都接收了這種的生活,他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趙宗隻好壓下心裏的不快,問道:“為何皇城邊的賦稅會高過其它地方?”

王丞相瞟了一眼太後,太後臉色很是難看,知道王丞相對加半成賦稅的事很是不滿,這是找著機會來為百姓求情。

太後能坐擁皇權十幾年,絕對不是光有太後的一個身份,而是她很聰明,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能更名正言順,所以在王丞相還沒有開口前先說道:“皇上對朝政之事還不是太了解,這事是哀家的錯,去年之時,當地的百姓親自上書請求加半成賦稅,說是占著好土地,怕惹來別人的閑,也是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他們感恩朝廷,自願要求加半成賦稅,哀家為了大局考慮,就應了這事,當時還跟皇上商量來過,皇上也同意了,這才定了下來,是哀家考慮的不夠周全,差點害了百姓。”

“太後一向仁厚,全民愛戴,萬民敬仰,這個過錯,自不在太後。”太後的人馬,立馬就站出來歌頌,拍馬屁很是順口。

“皇兒讓皇娘操心勞累了,今日之後,自認真學習打理朝政,有三位尊者在此見證。”趙宗更是順著他們的話走,這個權力先要來再說。

太後淡淡的開口:“皇上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王丞相碰了碰三位尊者,就有一位尊者道:“自古當皇上者,都是從不懂到懂,先皇坐上皇位時,也是什麼都不懂,可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讓大肆國更加的富裕,這都是當皇上的天分,天之子,自有天子的本事,人老了,就該享受了,讓年輕人去操心吧。”

這話暗指讓太後放權,這些個老者還真是一點不糊塗,還精明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