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20周年同學會(1 / 2)

小時候覺得那些開同學會的叔叔阿姨特別傻氣,轉眼間自己就長成了他們。2017年年初,王墨提議四月份回學校舉行一場慶祝畢業二十周年的同學會,我是最積極的響應者。王墨本想把我們那一屆五個班的同學都召集在一起,考慮到人太多有很多不便之處,後來隻通知了原一、二班的同學。王墨新建了一個微信群,大家把各自有聯係的、願意參加活動的同學啦進了群,最後報名參加活動的有四十多位同學。

我們成立了以王墨為首的組委會,分配了籌備工作。王墨負責策劃整個活動的流程、邀請老師、采購紀念品、設計活動中的小遊戲;我和溫靜統計人員信息、收取經費、給大家辦理短期旅行保險、采辦遊戲需要的獎品;許老師負責聯係和準備校內活動環節的場地,因為他和曹小寧一直都在鎮上工作和生活,住宿和就餐的地方就由他們協助王墨解決,王墨還安排了一個同學負責拍照。隨著籌備工作井然有序的開展,我們相聚的日子越來越近......

4月16日,一個風和日麗的晴天,我帶著雀躍的心情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學校。站在校門口一眼望去,教學樓、實驗樓、教職工宿舍都依然如故,兩顆銀杏像哨兵般在操場上挺立著,不一樣的是原來的泥麵操場上鋪著草綠色的塑膠地毯,還劃出了紅白相間的環形跑道,銀杏樹下多了貼著白色瓷磚的花台,以前嵌在操場上的老式籃球架也被綠色的移動籃球架取代。這樣的變化令學校的顏值發生了整容式的改變,我很羨慕學弟學妹們,好想再回去上學!走到銀杏樹下,抬頭仰望著那些掛滿新綠葉芽的枝幹,在心裏跟它們打了個招呼:“”嘿,老夥計,你們好呀!”兩顆銀杏更加枝繁葉茂了,一把把小扇子隨風飄舞,不知道是不是在歡迎大家回來呢,看到它們依舊那麼健壯、挺拔,我特別開心!

同學們陸續進入了校園,大家都滿臉笑容的從我手中領走定製的體恤和紀念品。原本寂靜無聲的校園因為我們的到來一下子就熱鬧起。有人在操場上走走看看,有人圍坐在銀杏樹下聊天。操場上洋溢著歡聲笑語,有的人還做出一些誇張的、奇奇怪怪的表情,大概是想起了二十年前的某件趣事吧。看著散落在校園裏的同學們我有些恍惚,好像我們未曾離開過!

我的小學已經停辦多年,被當地的一戶人家買走;我的中專已經搬離原址,並且改了校名;我沒有上過幼兒園,也沒有上過大學;整個讀書生涯中記憶最深的就是中學了。是以,我對這座校園有著一份獨特的情感,深深的眷戀著它,經常夢見自己在學校跑來跑去......

我們的第一項活動是參觀鄰近的一個個景點:琵琶洞,離當年我們去野炊的那個地方很近。我們的小鎮在2002年被市政府列為了曆史文化古鎮,經過十來年的開發和打造,它已經是個很不錯的旅遊景點了,至少在我心中是。琵琶洞也是在那個時候開發出來的。曹小寧說前往琵琶洞要從鎮上的環線公路繞出去,聽說這個巴掌大的小鎮居然還有環線我差點沒笑出聲,幾分鍾後我就為自己的無知和嘲笑感到汗顏。這條環線把小鎮的版圖延伸到了以前背靠的一片山林,圈進小鎮的樹林被打造成了怡人的田園風光,環線外側依然是巍巍森林。自此,以環線為界,小鎮和森林隔路相望、涇渭分明。我陶醉在環線兩側風格各異的風景之中,恨不得下車從頭再走一遍!當時,腦子裏閃現出一個念頭,將來一定要帶著自己喜歡的人步行一次這條公路,跟他講講我所知道的小鎮的故事。

我們一行人走馬觀花式在琵琶洞內逛了一圈,大多數人應該都和我一樣並沒有真正領略到它的美。歲月的沉澱造就了洞裏那些奇妙的石鍾乳,對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除了驚歎就隻剩下敬畏。琵琶洞之行,景觀之外,那天的午飯我要多說兩句。一位同學陽冬在琵琶洞景區當主廚,他非常用心的給大家安排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在成都做廚師的另一位同學郭二娃大老遠的帶了一條我們平常不容易吃到的魚回來。兩位大廚同學的心意是最貴的調料,他們用他們的方式為同學會助力,向大家表達了自己對同學們的情誼。

結束琵琶洞之行後我們又返回到鎮上繼續下一項活動,室內短會。因為許老師在小學辦事更方便,開會的地方就定在了小學的教室。和中學連在一起的小學教學樓早已經成了幼兒園,新校區建在中學的對麵,中間隻隔了一條馬路。短會上,我們先邀請了曾老師講話,之後是每個同學上台發表感言。幾十位同學的發言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女老板周倩的那段,不快不慢、娓娓動聽,從天氣談到了情感,由情感引出了她給同學們帶來的桃花釀,不好酒的我也惦記上了桃花釀,想著晚上一定要小酌幾杯。站上講台,每個人的變化都顯露無遺,外形上普遍發福,幾十個人中沒有誰是那種尖嘴猴腮、邋遢猥瑣之人,大家是什麼樣的性格和氣質也能看出個七七八八。不知道曾老師有沒有一點點的欣慰,他帶的第一屆學生雖然沒有達官顯貴,但都沒有長成歪脖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