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異常的藍,藍得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種微妙的感覺,不可言喻。
“河水一定很清澈,對嗎?”韓康問。
“清澈見底,在雪的映襯下格外的碧綠!”
白雪下麵如凝玉一般輕流而過的河水,還有輕柔的聲音傳入耳膜,目睹著那靜靜流淌的河水,真想親手輕輕觸摸著那清澈的水滴。
脈搏隨流水而悅動,片片漣漪,美輪美奐。
在空地上撒了一些麥粒以後,麻雀成群的飛來了,拍著翅膀發出噗噗的聲音。
腳下是皚皚白雪,頭頂是一片藍天和在天空盤旋的鳥兒,一切都是那麼和諧、美好,美好的讓人感動。
“我們拿了這麼多麥粒,爸媽會不會不高興呢,畢竟粒粒皆辛苦啊!”韓康捧著手裏的麥粒,在猶豫要不要繼續撒給鳥兒。
“當然不會!麻雀雖然有點小害,啄食穀物,但農民有句俗話‘隻要年豐收,麻雀能吃幾粒穀。’
麻雀有吃糧食的一麵,更有吃各類草籽雜食和害蟲的一麵。
我們現在拿穀物給它吃,幫助它過冬,來年它會幫助我們的莊稼清除草籽,消滅害蟲,這叫互助互愛!”鄭如蘭一字一頓地強調‘互助互愛’。
“這些諺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都飽含著很深的學問。也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韓康點了點頭。
“你現在越來越象個老夫子了,文縐縐的,再加上點之乎者也的,就更象了!”鄭如蘭笑道。
“有嗎?”韓康仰頭笑了笑,“可能在遠離塵囂的地方,人的心靈也會跟著淨化,就會感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不遠處的學校裏傳來了郎朗的讀書聲,大概能聽的出孩子們是在跟老師一起背誦古詩。
韓康跟著念了出來:“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千秋。
“時光如梭,歲月如流,仿佛不久前我還在那所學校,坐在生著火爐的教室裏讀書。”
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樣熟悉,母校的一磚一瓦都是那樣親切。鄭如蘭眺望著母校,心中頗有感觸。
“‘時光如梭,歲月如流’,多麼熟悉的一句話啊,記得上學時,每逢寫作文,關於時間之快的,都會用上這兩個成語。
那時候,對於時間根本就沒有什麼概念,總覺得時間還有很多很多,可以盡情揮霍。”
韓康回憶起往事,不禁在內心感歎:時間總是很殘酷的一分一秒從指間滑落,有些東西,當我想要伸手抓住的時候,才發覺早已流失在了回憶裏。
生命中,我知道,有些人,有些事,會在心底慢慢變的模糊,慢慢消失在腦海盡頭。
而有些人,有些事,卻會一直停留在腦海深處,一直記得,不曾遺忘。
“不時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是孩子們放學了嗎?”韓康側耳問。
“孩子們永遠是不怕冷的,他們在雪地裏盡情地嬉戲,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兒。”
孩子們可以是無憂無慮的,那歡樂的笑聲快要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
“記得好像是八九歲的樣子,也是下了很厚的雪,我跟景煥組織了一幫小夥伴一起去打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