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番外(1 / 2)

石桂跟明月成婚之後頭一天,明月就帶著她往吳家去,到底也算有了一門親戚,親戚真不真,隻看走動的勤快不勤快,明月不日就要升官,又在寧王那頭掛了號,吳千戶這時候倒又扼腕起來,早知道就應該把他圈起來當女婿。

反是吳夫人啐了他一口:“你當你女兒能拿得住?”圈得住的那是雞,歎上一口氣,叫廚房裏預備好菜,到底是住了些日子的,哪能不知道明月出去就是因著拘束,除了吩咐菜色,又讓廚房裏準備些合口些的酒。

吳姑娘一大早就趕回來,算是她兄長嫂子要過來拜會,她起這麼個大早,倒把吳夫人給唬住了,家裏沒公婆,當姑娘時還不敢閑散,要早起給爹娘拜安的,嫁出去反倒由著她,哪一家的新婦能睡到日上三竿。

“家裏的酒怎麼不好,作甚還得往外頭買去?外頭的才是沒味兒呢。”家裏人人都好酒,吳千戶不必說,吳姑娘從小跟著她爹學吃酒,也很有酒量,外頭買來的且嫌棄不足味兒。

吳夫人恨不得打她兩下:“你當誰都跟你似的活酒鬼,哪家的姑娘喝的不是花兒浸酒,就隻有你,燒刀子也能喝得下去。”

吳姑娘吐吐舌頭不說話了,隻安靜坐了一刻,就又忙起來:“怎麼這會兒還沒來?”她成婚日久,再不說那哭著求饒的話,可想一想明月塊頭這麼大,昨兒夜裏還不知怎麼折騰,按一按她的小荷包,今兒一早,她還記得給石桂帶了花膏來。

姐妹自有話要說,到時候把門一關,叫她自個兒上些藥,女人真遭罪,這麼一想,吳姑娘又恨不得拎著丈夫打一頓了。

明月先去雇了輛車,坐轎子沒有坐車舒服,往東城去一條大路,還能現買些東西,一到要拜客了,方顯出家裏人手不足來,沒人收拾東西,沒有跑腿出去買,全靠石桂一個人,又要寫禮單子,又要撿點禮品,明月躺在床上翻來翻去,好容易能吃,就隻咽了一口,怎麼能飽足。

小車上裝滿了往吳家送的東西,石桂眼看著時候差不多,趕緊梳妝起來,吳夫人送的衣裳今兒得穿著,還有吳家送來的金簪,都是明月中了武舉之後現又送來的,說是賀禮,一看就是給她添穿戴,怕她出門交際的時候不湊手,丟的還是吳大人的臉麵。

誰也沒想到明月竟然能在寧王跟前混個臉熟,還能記著他成親的日子,王妃的禮一抬送過來,一條街的人都出動了,雖沒瞧見是什麼,可也得湊這個熱鬧,成親那一日不論是請來的還是沒請的,全都來了。

瑞葉綠萼鬆籮王娘子幾個俱都來幫手,張三娘肖娘子還又帶了幾個人來,人手還是不夠用,哪裏想到會來這許多人,進門都要討一杯喜酒喝,小院子裏根本擺不住,石桂隻想著擺三桌的,來的人卻三十桌都不夠。

寧王是藩王,明月說白了,跟他並沒有多少交情,可事情就是這樣,眼見得送了禮,隻當吳家是扒上寧王了,王爺都送了禮,底下一層層的隨禮,得虧著有瑞葉綠萼在,立時拿了紅紙出來寫禮單子,再讓喜子站在門口唱禮。

吳夫人派來的嬤嬤長隨一看這個陣勢,又回去多叫幾個人來,本來石家說喜酒隻要三桌,請幾個至親的,再親幾個相處好的街坊,誰知道會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吳夫人一聽也急起來,早知道這樣,就該預備一間三進的院子,好歹也能留客坐一坐,吳家也辦宴,吳千戶認了義子,也請了同僚吃席麵,誰知道事情一茬成這樣。

石桂急得不得了,可她是新娘子,這些統統不能讓她來操心,石桂又怎麼能不操心,豎起耳朵聽了半天,聽見都是些員外老爺送的禮,這才鬆出一口氣來,怕是那些當官的也要臉,沒聽見風就是雨,可下子卻得往寧王府去謝禮。

就是去坐冷板凳,也得坐上一天,當新娘子頭一天,她就發起愁來,王府的門隻怕連吳夫人都不曾邁進去過,該怎麼行事,還得去問紀夫人討主意。

明月替她收拾桌子抬嫁妝,妝點得好好的小院子,這麼一場鬧總有些耗損,還得找人來修理,石桂反手捶著腰,還沒洞房,她就連坐都坐不住了。

明月一把把她抱起來,替她把喜服脫了,嫁衣還是原來那一件,民人用的跟官家用的不同,明月的消息傳過來,已經不及趕做新的,石桂也舍不得用金絲線盤在這隻穿一次的嫁人上頭。

這會兒又後悔起來,早知道有這麼多人來,就該用上,給明月做麵子,不過這個小院一眼看得到底,也沒什麼好折騰的,來的走的都要誇一聲雅致,全是竹家具,怎麼能不雅致,怪道是個武進士呢。

石桂著意給明月布置了書房,海域圖是仔仔細細掛好的,書櫃上全是兵法兵書,也有幾本周易,裏頭還有許多是多是別人現送的,送金送銀的自然也有,聽說是進士出身了,自也送幾本書來,光是論語就有七八本。

石桂總算是嚐到一把“新貴”的滋味,她沒料理過這些事,在葉氏身邊,送什麼禮回什麼禮都是有定例的,這事兒怕是春燕也不能料理,她解了喜服在發愁,明月卻一點也不發愁,看著她一水兒紅的褻衣渾身似火燒,隱隱見著脖子後頭係著兩根黑帶子。